笔趣阁

无线文学>奉天1931:兵王逆旅 > 第107章 迷踪与惊雷(第1页)

第107章 迷踪与惊雷(第1页)

寒风卷着雪沫,像一把把冰冷的小刀,刮过奉天城以北数十里外那片荒芜的山林。时近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中旬,关外大地早已是银装素裹,呵气成冰。茂密的落叶松林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枝头,偶尔有耐寒的乌鸦掠过灰白色的天空,出凄厉的啼鸣,更添了几分肃杀与苍凉。

在山坳深处,一处极其隐蔽的废弃炭窑里,几点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摇曳,勉强驱散了些许严寒,也映照出几张疲惫而坚毅的面孔。

这里,就是陈峰和他那支小小的“铁血义勇队”临时的栖身之所。

炭窑内部空间不大,弥漫着柴火燃烧的烟味、潮湿的泥土气息,以及淡淡的、属于男人的汗味和枪油味。角落里堆放着一些简单的行李和为数不多的弹药箱,几支擦拭得锃亮的“汉阳造”步枪靠墙放着,枪托上的冻痕诉说着它们经历的风霜。

陈峰坐在靠近窑口的位置,身上裹着一件从日军尸体上扒下来的呢子大衣,但依然无法完全抵御那无孔不入的寒意。他正就着火光,用一根烧黑的树枝,在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上勾勒着地图。他的动作很稳,眼神专注,仿佛外界的天寒地冻与他无关。那专注的神情,与他二十八岁的年龄有些不相称的沉稳,只有偶尔抬起眼,望向窑外风雪时,眼底深处才会掠过一丝属于另一个时代的、难以言喻的沉重。

他知道历史本应如何书写。他知道此时的沈阳(奉天)早已完全沦陷,伪政权已然上台,而更大范围的、无序且悲壮的自性抵抗正在东北大地此起彼伏,却又因缺乏组织和支援而大多昙花一现。他试图改变,哪怕只是微小的涟漪,但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蝴蝶效应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但当他亲眼目睹北大营的惨状,看到手无寸铁的同胞倒在日军的枪口下,那份“旁观者”的谨慎,便已被一种更为炽热的情感所取代——责任,以及愤怒。

“队长,哨位轮换好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窑内的寂静。说话的是赵山河。他原本是东北军第旅的上尉连长,如今是这支义勇队的副队长兼军事主官。他身材魁梧,即使穿着臃肿的棉衣,也能看出骨架的粗大。脸上带着长期风吹日晒的粗糙,眼神里则混合着军人的悍勇和因上级不抵抗命令而积郁的愤懑。他对陈峰,从最初的怀疑,到如今近乎盲目的信服,是陈峰用一次次精准的判断和匪夷所思的战术赢来的。

“嗯,让兄弟们警醒点,虽然这里暂时安全,但佐藤那条老狗,鼻子灵得很。”陈峰头也没抬,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放心吧,队长,弟兄们都晓得厉害。”赵山河搓着手,凑到火堆旁取暖,压低声音道,“这鬼天气,小鬼子估计也懒得动弹。咱们抢来的那点粮食,省着点吃,还能撑个七八天。”

这时,炭窑深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林晚秋端着一个粗陶碗走了过来,碗里冒着微弱的热气。“陈大哥,赵大哥,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吧。”她的声音依旧轻柔,但那份属于富家千金的娇气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坚韧。她穿着厚实的棉袍,围着灰色的围巾,脸颊冻得微红,眼神却明亮而坚定。

她在教会学校学过的西医基础,在这里成了救命的技能。虽然药品极度匮乏,但她用煮沸的盐水清洗伤口,用能找到的草药简单处理炎症,已经数次将伤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她看向陈峰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依赖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情愫。这个突然出现在她生命里,神秘、强大却又背负着巨大秘密的男人,早已在她心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谢谢。”陈峰接过碗,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手,两人都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分开。在这朝不保夕的乱世,任何细微的情感都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沉重。

“晚秋妹子,辛苦你了。”赵山河接过另一碗水,咕咚喝了一大口,“这大冷天,伤员们咋样?”

“王老蔫的伤口没有继续恶化,算是稳定了。就是……就是小栓子还在烧,说胡话,喊娘……”林晚秋的声音低了下去,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小栓子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家里人都死在日军进城那天的混乱中,他跟着队伍,是想报仇。

窑内的气氛瞬间更加沉闷。仇恨与悲伤,是这支队伍里每个人心头的烙印。

突然,窑口遮挡的厚重草帘被轻轻掀开一道缝隙,一股凛冽的寒风灌入,随之钻进来一个瘦小精干的身影。他动作麻利地拍打着身上的积雪,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皱纹如同刀刻般的脸,正是老烟枪王福生。

“哎哟喂,这北风,刮得跟小鬼儿哭丧似的!”老烟枪嘴里哈着白气,凑到火堆边,先是警惕地看了眼窑外,然后才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兴奋,“队长,有肥羊的消息了!”

陈峰眼神一凝,放下手中的陶碗:“详细说。”

老烟枪从怀里摸索着,似乎想掏他的烟杆,但看了看这狭小的空间,又悻悻地缩回手,低声道:“我手底下一个小崽子,扮成要饭的,在离这儿三十里外的靠山屯一带转悠,现了一条‘大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继续道:“是一支鬼子的运输队!人数不多,大概一个小队左右的护卫,三十来人。关键是,他们运的是粮食!还有……可能是军火!骡马大车,足足有十几辆!看样子是要往北边哪个据点送补给。”

“运输队?粮食?军火?”赵山河的眼睛瞬间亮了,呼吸都粗重了几分,“他娘的!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队长,干他一票?”

窑内其他几个核心队员,包括负责训练神射手的原猎户孙大膀,以及几个原东北军的老兵,都围拢过来,眼神热切地看向陈峰。粮食和弹药,正是他们目前最紧缺的物资。

陈峰却没有立刻表态。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石板地图上敲击着,眉头微蹙。一支运输队,护卫力量不算太强,物资诱人……这一切,似乎太“巧合”了点。

“路线?时间?护卫装备情况?”陈峰的问题简洁而直接。

老烟枪显然做足了功课,立刻答道:“路线基本确定,走的是老官道,虽然绕点远,但路况相对好走。预计后天中午前后会经过黑石口。那里地势险要,两边是山,中间一道隘口,适合打埋伏。护卫装备就是鬼子的标配,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有两挺,没看见迫击炮之类的重家伙。”

黑石口……陈峰的目光落在地板上他刚刚勾勒出的简易地形图上。那里的确是一个理想的伏击地点。

“队长,还犹豫啥?”赵山河有些急不可耐,“弟兄们窝在这山沟里啃冻窝头,嘴巴都快淡出鸟来了!有了这批粮食和弹药,咱们就能招兵买马,跟小鬼子好好干几场!”

“是啊,队长!干吧!”

“机会难得啊!”

几个队员也纷纷附和。

陈峰抬起手,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他的威望,是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建立起来的。

“太顺了。”陈峰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一支重要的运输队,护卫力量似乎刚好在我们能吃掉,但又需要费点力气的程度。路线经过最适合埋伏的地点……你们不觉得,这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诱饵吗?”

赵山河一愣,挠了挠头:“队长的意思是……小鬼子故意引我们上钩?”

“佐藤英机。”陈峰吐出这个名字,炭窑内的温度仿佛又降低了几度。“我们之前几次小动作,虽然规模不大,但战术风格独特,以他的精明,不可能不注意到。他一直在找我们,想拔掉我们这根钉子。用一支运输队做诱饵,符合他的风格。”

老烟枪脸色也凝重起来:“队长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我那崽子说,这支运输队看起来确实不像平时那些耀武扬威的鬼子,行进间颇有些章法,警戒哨放得也比寻常队伍要远。”

林晚秋听着他们的分析,脸上浮现出担忧:“陈大哥,如果真是陷阱,那太危险了。”

陈峰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地图上的黑石口,眼神渐渐变得锐利:“风险很大,但机会同样难得。我们缺粮少弹,长期困守,迟早会被拖垮。而且……”

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丝冷意:“就算是陷阱,我们也要去踩一踩。不仅要吃掉饵,还要把下钩子的手剁下来!关键是,如何将计就计。”

他看向老烟枪:“老烟枪,你的人,能再靠近点,确认一下运输队的具体情况吗?尤其是,有没有隐藏的电台?或者,在运输队必经之路的两侧山林,有没有提前埋伏的迹象?”

老烟枪面露难色:“队长,时间太紧,而且鬼子警戒严,靠得太近容易暴露……不过,我可以让几个机灵点的,分散在更远的地方,观察有没有大队人马调动的痕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