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10章 痴情帝宠关我什么事(第1页)

第10章 痴情帝宠关我什么事(第1页)

玄宗心头一沉,强自镇定,怒斥一声:“慌什么!慢慢说来!”

边敬义以头抢地,句句如泣血般,几十年的宦官生涯浓缩于此时的精湛演技,“叛军狡诈无比,趁大军出关之时,派出精锐铁骑绕道偷袭潼关!”

“关城守军连日血战,已是力不能支!奴婢离开时,叛军攻势如潮,昼夜不停,城门……城门多处破损,眼看就要守不住了啊!”

他刻意夸大了叛军的数量和攻势的猛烈,对长安等人的坚守和叛军同样面临的困难则一字不提。

“那大军呢?哥舒元帅呢?”圣人身边站着同样面色凝重的杨国舅,闻言忍不住喝问。

边敬义眼珠一转,带着哭腔,“奴婢……奴婢离开潼关前,曾见关城外火光冲天,那正是大军出关的方向啊!”

“哥舒元帅用兵如神,若非……若非大军主力遭逢不测,叛军焉敢如此猖獗,倾力来攻潼关?”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了大殿之上,杨国舅猛地踏前一步,声音都变了调:“说清楚!大军到底怎么了!”

边敬义伏在地上,肩膀剧烈耸动,看似悲痛难抑,他再抬头时,老泪纵横,“国舅明鉴,奴婢……奴婢并未亲见大军战况,但叛军骑兵来得如此迅疾,如此肆无忌惮,绕过潼关天险如入无人之境……若不是前方……前方已然……他们焉能如此?奴婢离关前,听得溃散的民夫哀嚎,说……说渭水已被染红……”

边敬义刻意将话说得断断续续,语焉不详,却句句引导着人往最坏处想。

他没有一句直接说大军惨败,但火光冲天渭水染红这些碎片,已在圣人与杨国舅脑中拼凑出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叛军铁骑趁势席卷潼关的骇人图景。

杨国舅更是面无人色,他此前在圣人面前一再低估叛军的实力,甚至隐瞒败报,可以说圣人对叛乱的轻视绝大多数都是源于他的“报喜不报忧”。

此刻听闻潼关将破,杨国舅知道再也无法遮掩真实的战况,连忙顺着边敬义的话,“圣人,边监军冒死回报,情势必然已万分危急!叛军势大,锐不可当,如今潼关将失,都城无险可守,此大危也!”

他小心觑着圣人阴沉的面色,“为今之计,唯有暂避锋芒移驾蜀中。蜀地富庶,山川险固,正可倚为屏障,召集天下兵马,再图收复失地!”

玄宗的胸口剧烈起伏着,从知晓出现叛乱后,一直强撑的镇定终于出现裂痕。

他不是不知道国舅的粉饰太平,可他有自信,自信叛军这群乌合之众不会掀起波澜,也折腾不起什么名堂。

可战报会说谎,战线却不会。

玄宗此前看着不断收缩的防线,就知道形势有些不妙,但仍旧在鼓吹之下强令潼关大军出关迎敌,因为他真的需要一场强悍的胜利,来平息朝廷和民间的怨气。

但此时听着边敬义的哭诉,逻辑缜密,由不得他不信。

大军若败,潼关再失,叛军旦夕可至都城门下……

这煌煌帝京,百年繁华,难道真要毁于一旦?

一股冰冷的绝望,如同毒蛇般瞬间缠紧了他的心脏。

他看着殿下痛哭流涕的边敬义,看着惊慌失色的杨国忠,看着这灯火通明却仿佛瞬间摇摇欲坠的大明宫,眼前一阵阵黑。

“当真到了如此地步?”玄宗的声音干涩,透着力竭的虚弱。

边敬义心中暗喜,知道皇帝已信了七八分,他立刻泣声道:“奴婢愿以性命担保,潼关危在旦夕!守城的将军勇武,亲自登城血战,身被数创,犹自死战不退!”

“可……可叛军实在太多太多了!如同蝗虫过境,杀之不尽!奴婢冒死突围,就是要禀告圣人事态危急,请圣人……请圣人为江山社稷计,早做打算啊!”

玄宗面色灰败,沉默不语,心中转过了万千思量。

瞧着玄宗的作态,杨国舅心中已然明了,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天子,如今最怕的不是社稷倾覆,而是自己性命不保,却又放不下帝王颜面。

杨国舅的心底掠过一丝鄙夷,面上却愈恳切。

他整了整衣冠,突然跪倒在地,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哽咽,“圣人!臣深知都城乃宗庙所在,万不可轻言放弃,然今日之势,实乃开国以来未有之危局啊!”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玄宗,“叛军若破潼关,不日便可兵临城下,届时若圣人有丝毫闪失,才是真正的社稷崩塌天下大乱!”

“圣人身系大唐国祚,岂能效匹夫之勇,坐困孤城?”

这番话看似慷慨激昂,实则句句戳中玄宗心事。

果然,玄宗紧抿的嘴唇微微松动,却仍迟疑道:“可是……朕若此时离京,岂非辜负了列祖列宗?又如何面对天下臣民?”

杨国舅心中冷笑,暗骂这老皇帝死到临头还要装模作样。

他膝行两步,再度劝道:“圣人,此非弃城,而是暂避锋芒。”

“为圣明之君者,不必在乎一时的胜败,昔年汉高祖屡败于项羽,终成帝业,本朝太宗皇帝也曾暂避突厥锋芒,存社稷重于守一城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