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10章 痴情帝宠关我什么事(第2页)

第10章 痴情帝宠关我什么事(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见玄宗眼神微动,便重重叩,“臣愿率先护送陛下移驾蜀中。蜀道艰险,易守难攻,待各地勤王之师云集,必能克复京城!”

“若陛下担心朝议,所有罪责臣一力承担!”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给了玄宗台阶下,又将弃城美化为暂避。

边敬义在一旁听得暗自佩服,心想怪不的人家是宰相呢,自己还有的学,但也连忙附和,“杨相国忠勇可嘉!奴婢亦愿誓死护卫圣驾!”

玄宗终于长叹一声,仿佛卸下千斤重担,“罢了……为了大唐江山,朕……朕就依卿所奏。”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不过此事须得机密进行,莫要惊动太多人,以免都城动乱。”

杨国忠与边敬义交换了一个的眼神,明白皇帝这是既要逃命,又要脸面。

就在君臣的心照不宣中,这场仓皇出逃的闹剧,就在谎言与自欺中拉开了序幕。

边敬义入宫时,宫门刚刚下钥,又经过了一番君臣轮流表演大赛后,此时已经是戊时末。

圣人虽说不要惊动人,但必要的重臣还是得知会一声,否则这千古骂名就得是圣人和宰相承担了。

因此杨国舅一出殿门,就招来心腹一番耳语,然后才满怀心事的琢磨该如何脱险。

于是在这夜深人静之时,被宰相家臣敲响了大门的几位重臣,都揣着对战事不利的担忧漏夜进了宫。

在面圣的路上,他们虽然都忧心忡忡的,知道大晚上被召集而来,一定是叛军的事情,但所猜想的无非是河北战事又出事端,或者是潼关战事不利。

是万万想不到潼关大军覆没,潼关被破这样的惨烈。

因此当听到潼关监军边敬义的复述后,几位重臣一时都呆愣原地。

可噩耗远不止此,杨国舅又提出了那套避险的说辞,力劝圣人暂时离京。

几位重臣听闻此言,顿时乱作了一团。

有忠直之臣出言反对,认为不应轻易放弃都城,此举定会动摇天下之心,当务之急应召集兵马,固守待援。

但在杨国舅及其附庸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蜀中乃天府之国,足以倚仗”等言论之下,以及边敬义那绘声绘色,仿佛叛军明日就能兵临城下的恐怖描述下,圣人已经听不到这些微弱的抵抗之声了。

仅仅几个时辰,边敬义就察觉到圣人又苍老了。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年迈的皇帝,晚年纵情享乐的他,早已失去了早年励精图治的锐气和胆魄。

一想到那彪悍的叛军可能冲入这繁华的都城,冲进他的宫殿,他就感到不寒而栗。

尤其是此时听到有人劝谏他要死守都城,更是刺痛了一个贪生怕死昏聩老人的心。

“走!必须走!”玄宗终于下定了决心,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看向一旁的宰相,“立刻去准备!轻车简从,明日……不,立刻就走!不可声张!”

圣人的金口一开,再多的劝阻也是枉然。

是夜,这位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曾自信比肩太宗的圣人,抛弃了他的都城,抛弃了他的臣民,在杨国舅韦会微等少数亲信大臣,以及皇子皇孙和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所率禁军的护卫下,仓皇逃离了都城。

当然,随行的还有深受帝宠的贵妃。

以及拼死带回险情,并因此被视为忠勤的监军边敬义,也跻身进了随侍圣驾之列。

而被他们遗弃在身后的是满城懵然无知的百姓,是绝大多数依旧忠于职守却突然被放弃的官员,以及即将陷入混乱,又要面临沦陷危机,曾经象征着天下至极繁华的伟大城市。

黎明到来,当都城的百姓和官员们像往常一样打开坊门,准备开始新的一天时,才惊恐地现,他们的圣人,他们的朝廷核心,早已在夜色中悄然远去。

巨大的背叛感和恐慌,瞬间席卷了整个都城。

无数人在街上哭嚎,跑,不知道往哪儿跑,留,可连圣人都跑了,留下还能有命么?

所有人都茫茫然的望着那座巍峨的宫城,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此时的潼关,也被巨大的恐慌笼罩着。

夜幕像一块沉重的黑布将潼关罩得严严实实,几日前劫后余生的庆幸早已被战败的沮丧和死伤过半的伤感吞噬。

城中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伤兵呻吟和家属低泣,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