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齐帝国的每一条经脉,都从他这里流经。
这秋阳郡是重玄氏封地所在,累代经营。在江汝默出现的这一刻,就由他代管。
偌大一个郡府,官气汇涌而汹汹,民心合聚而煌烈。
但见无数公文字眼,如他的面容一般在黑夜里清晰,竞相跃出水面,都投进他的身体。
其虽一身,却合天命地运,一时与管东禅相视,不落下风。
他更往前走,步划规矩,称量禅境,是朝官视佛,问责净土!
管东禅慢慢地回过身来,终于横拦在祠堂大门前,立成一堵高墙。他的左边是‘人生何难’,右边是‘天下之重’。
“说实话,从坐禅中醒来,听说现在的国相是你江汝默。”
“我想天子果然是昏聩了。”
“他被过去的一系列武功冲昏了头脑,愈的刚愎自用,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你这样一个没有立场的人。”
“他只需要一个贯彻君意的傀儡,不需要一个真正能够调理阴阳的相国。”
“他认为他永远圣明,永恒正确,将所有胜利全都归功于自己,将所有的错误都指咎于他人,不容许任何忤逆的声音。”
“我尊敬他,爱戴他……也对他失望。”
说到这里,管东禅咧开嘴笑:“我很高兴能在这时候看到你的担当,看到你在和风细雨之下,本有如此坚定的立场。这让当今陛下,仍能在我的记忆中延续辉煌。”
他抬起手刀,虚虚往天空一斩:“你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方不负君心国恩,才能让我相信,过去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作为元凤时代的唯一一尊国公,自其以后国公之爵不复有,他在元凤年间所建立的武勋,是任何武将都无法比拟的,只有天子本人能够压他一筹。
后来的大齐军神,也只能说相近,不能说越。
他为之所付出的一切,当然也不能尽与人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年是实打实攻破了强大的明国,才以明地为封地。
一旦东华阁里易鼎成功,他就是青石太子压在兵事堂的大印。其个人修为,军功资历,都足够镇场。
此时抬手作刀,终叫东土有旧鸣——重复楼兰公的名号!
从齐都临淄到秋阳郡,刚好只间隔一个济川郡。
济川郡作为军事重镇,最有名的并非地上那些风景,而是地底深掘之后,围绕着万妖之门副门所展开的“济川地下城”——
而整座“济川地下城”,就是在青石太子姜无量的手稿基础上扩建完成。
长期以来,朝议大夫宋遥,即是“济川地下城”的镇守者。
他最早并不是青石宫一系,不然也坐不稳朝议大夫的位子。但在经年累月的地下城镇守生涯里,对青石太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青石宫的理想,有了深刻的认同。
是他主动向青石宫靠拢,心中颂佛,得到佛的回应。
在某种意义上,“济川地下城”即是青石宫“王业之基”。
一旦东华阁里决出结果,济川郡和决明岛,会是偌大齐国版图里,最先响应中央的地方。
此刻管东禅掌刀横天,已将“济川地下城”运势调动。顷见济川郡上空,寒龙裂天而走,长空骤白而骤暗——
是以郡势隔郡势。
济川一刀,切断了临淄和秋阳郡的联系!
院中的江汝默,仍旧慈眉善目。
他当然明白这一幕意味着什么,也立即意识到太庙已经生变。
管东禅叫他坚持到最后一刻,“好说话”的他选择往前走。
大袖一卷,手中握住书简。
这些年功业,管东禅所评价的那些“四平八稳”的文章,都在泛黄的竹简上,而后往前送——
苦海分波,净土裂境。
百言不如一默,今以书简作刀。
此时的管东禅,却只是将那抬起的掌刀又落下。
虚空显现一尊顶有七髻、辫垂于左肩的忿怒明王尊,身裂长空,如缠锁链,背负业火,似担众生……手持戒刀而下斩!
这一生腥风血雨,都为我佛降外道。
不动明王,是禅的忿怒相。
两尊枯叶卫士,被刀风一卷就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