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 > 第126章(第2页)

第126章(第2页)

只要能说服你们,后续问题便迎刃而解。

“荣都督,我认为此计可行。”

史文恭沉吟片刻后表示认可。当务之急是歼灭那支深入青州的敌军部队,否则后方局势将岌岌可危。他虽有意亲自出征,但深知无法脱身,因此由安云天领兵最为妥当。

荣奇自然更无可能亲自出征。

如此看来,安云天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是唯一的选择。

“既然如此,我且应下。但安大人务必谨慎行事。”荣奇最终肯,仍不忘郑重嘱咐。

安云天何尝不明白其中利害,当即再三保证:“荣都督放心,我深知此战关系重大。敌军既然敢孤军深入,必非等闲之辈。不过其兵力至多不过万余,我率三万精兵足以应对。”

……

安云天领兵离去后,前线战事未受太大影响。此时于凤舞把握战机,率部连克多处阵地,重创夏军主力。

飞凤军团全线出击之际,夏军伤亡惨重,折损兵力逾万。虽组织主力与汉军展开血战,但见战场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异常。

此役双方投入总兵力约二十万之众。于凤舞亲率两万铁骑协同步军,不断冲击夏军侧翼薄弱环节。混战中步兵需结阵抵御骑兵,尤以长枪兵阵最为关键。然夏军方阵在汉军重甲步兵冲击下渐显溃散,每逢阵型松动,于凤舞便率铁骑趁势突袭。

虽说两万汉军轻骑并非全副重甲,但其机动性极强,配合骑射与长柄大刀的劈斩,接连击破数个夏军方阵。

抵御?

根本无从谈起。

夏军士兵见汉军冲锋便阵脚自乱,已近绝望。

而汉军重步兵又步步紧逼,凭借坚固铠甲与锋利长刀,生生杀开血路。

在汉军轻骑与重步兵协同作战下,夏军不断被切割冲散,一时遭骑兵践踏,一时被重步兵分割,再由轻甲步卒上前清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军因此节节败退,不断后撤。

于凤舞率十万汉军持续猛攻,紧追不舍,丝毫不给夏军喘息余地,即便夏军已投入主力对抗。

仍难抵挡汉军攻势,只因于凤舞坐镇指挥,汉军铁骑所向披靡。

将台之上,史文恭再难安坐。

他深知战局不利,遂向荣奇进言:“荣都督,形势不妙,不如退守都昌?”

外围阵地不如放弃。若再鏖战,伤亡必更惨重。眼下损失已不下五万。

“退?”荣奇却冷然拒绝,“此时能退,往后又当如何?”

遇挫即退,绝非良策。他坚持寸土不让,必须固守都昌外围阵地,阻汉军进逼。

荣奇肃容对史文恭道:“史大人,我军绝不后退一寸,明白吗?”

史文恭无言以对。寸土不让?如今阵地已失多处,何不凭坚城固守?

他无法理解,荣奇却心中清楚:坚城未必可恃。汉军悍勇无畏,战意昂扬,此时若退,士气溃散,后续守城更为艰难。

若继续坚守,敌军的攻势必将受挫,不得不停下脚步,战局也将因此扭转。

正因深知这一点,荣奇决意坚持到底,而非因战况不利便匆忙后撤——那样只会让汉军得利。

与荣奇那边的焦头烂额不同,苏牧依旧稳坐高台,甚至还特意称赞了敌军主帅。

“战况至此,对方仍不撤退,看来敌军主帅确实不简单。”

黄蓉闻言问道:“你难道希望他们撤退?”

苏牧耸耸肩,语气平静:“若他们退守,我军便可乘胜追击,一举击溃夏军主力,剩下的……便不足为虑了。”

“可他们不是还能退守都昌城吗?城还在啊。”黄蓉不解地挠头,一脸困惑。

就算夏军主力受损又如何?

四十万大军,哪怕折损十万甚至更多,他们依然可以退守都昌,借坚城阻挡汉军前进,不是吗?

“城在又如何?”

苏牧不以为然地耸肩,淡淡说道。

他顿了顿,继续开口:“一旦大势已去,军心溃散,他们便如丧家之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