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玉阶血 >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页)

他默默念着这个名字,眼前浮现那闪着金色异光的双瞳,那诡秘傲慢的女人……

那次初相见时,皇帝还不知道那就是永宁公主李琰。

他射了她一箭,她回报给他的是魏王冰冷的尸体、炸毁的西池船舰、和满目疮痍的洛京。

现在又新添了郭无为的一条命。

皇帝曾经劝告魏王不可小觑此女,但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李琰的谋算之深、手段之狠、人脉之广,已经远远出他的想象。

闭上眼,她那雪肤乌的模样又浮现在眼前——他应该是痛恨的,恨不能将她挫骨扬灰。

但短暂的低落过后,这恨意竟化作了燎原之势,前所未有地灼烫着他的胸膛——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死水。

李琰顺利回到了唐国,她带回的辉煌战绩,让唐国朝野都为之震惊。

街头巷尾、茶馆酒楼的说书人连夜赶工,写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将她说得宛如天上神仙,连那洛京城里的皇帝都对他畏惧三分。

金陵的宫阙,在江南潮润的晨雾中,总少了几分洛京的肃杀,多了几许词曲般的缱绻。然而这一日的朝会,气氛却截然不同。

李瑾居于宝座之上,而那御阶之下,原本属于百官之的位置,如今矗立着一道清瘦却笔挺的身影。

永宁公主李琰。

因为有旨意要宣,她踏在光洁的金砖上,出清晰而平稳的叩响,每一步都敲在满朝文武的心上。

宦官高声读道:“朕闻璇玑有度,赖玉衡以察四时;社稷将倾,必仗雄才而扶危局。咨尔朕之御妹,聪慧夙成,忠勇天锡……”

朝臣们都屏息凝神,静静等候着下文:听这口气,李瑾是认定自己这个十妹有再造社稷之功了。

“昔光武推心,云台铭二十八将;周公分陕,天下颂八百载基业。今朕承祖宗之重,赖社稷之臣,岂惜茅土之封,桓圭之贵?是用稽古典,酌舆情,特颁殊恩,昭告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册封尔为“宁王”,赐九旒冕冕,服七章衮衣,建王府,置官属。惟王器宇宏深,功在宗庙,特加殊礼,以崇其德。”

竟然要破例封她为宁王!

朝臣们开始有微微的议论声,宦官不管不顾,继续往下读——

“特许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

这句一出,为的几位辅相顿时大惊失色:所谓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是顶级权臣才能有的待遇,预示着此人要么在朝中一手遮天,要么是即将造反。

圣旨的后半段给了他们回答——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江南一隅,危如累卵,非非常之人,不能行非常之事。朕即日起,虔心斋戒,为民祈福。特授宁王监国大权,总揽朝政,节制百官,凡军国机要,民生赋税,皆由其一言而决,代天行命,如朕亲临。”

不仅要封李琰为宁王,给她顶级权臣的待遇,甚至连监国大权都给了,所有国家大事都听从她裁决。

至于国主李瑾,他本来就笃信佛学爱好诗文,如今干脆去潜心斋戒,为民祈福。

事已至此,朝臣们反而恢复了平静。国主都下了这样的决定,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琰行至御阶前,司礼太监转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些许惶惑的声调高呼:

“请宁王殿下入座!”

国主的御座旁,此时已经设下了另一座位:居庙堂之高,足以俯瞰天下。

李琰向着那位已心向莲台的兄长深深一揖。起身时,目光如秋霜扫过满殿朱紫。

此时,唐国已经尽在她的手中!

喜欢玉阶血请大家收藏:dududu玉阶血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