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山村里的耀祖(三)滴!争做好人进行……
宋惜拿着药,拽着宋策回到房间。
她轻轻掀开弟弟後背的衣服,看着微微渗血的伤口,眼泪又涌了出来:“小策,都怪姐连累你了。”
“姐,小时候咱妈走得早,是你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我。那时候,你也没嫌我是累赘啊!”说着,宋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道:“你放心,学费的事情我来解决。”
不知怎地,看着自家弟弟认真的表情,宋惜下意识就相信了他。
一晃大半个月过去了。宋策把那本修复好的《易准经略》小心翼翼放进书包,跟宋父和宋惜简单交代了几句後,便以外出打工赚钱的名义,独自一个人背着包坐上大巴,一路到了兴市。
盛夏的太阳依旧毒辣,街道两边的白蜡树叶都有些蔫蔫的。他顾不上在市中心过多停留,而是径直来到一处被衆多行人围起来的巨大看台前。
宋策听着台上的主持人激情澎湃地说着开场白,目光直直朝着西北方向看去。果然,在主持人念完那段冗长的介绍语後,一个头发花白,衣着普通的老者,带着个年轻人上了台。
待二人落座後,不知边上的年轻人说了些什麽,老者微微皱起眉,一副不赞同的模样。宋策也顾不上周围人的抱怨,朝着那一老一少的方向挤了过去。
等他挤到距离二人只有两三米的地方,就听见那年轻人一脸不服气地说:“师父,慕青自小便得您亲传,我有信心在这古籍上试一试!”
白净远低叹一声,才道:“慕青,今日为师带来展示的这本古籍,那搭口跟书页之间的宽度太宽了,连我都不敢放言说能修复成功。你听为师一句劝,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切记低调行事,暗中关注才是正理。”
张慕青抿了抿唇,最终还是後退一步,算是听进了师父的教诲。
白净远话音刚落,就听不远处的台下突然冒出一道清朗的少年音:“老先生,我能看看您要修复的那本古籍吗?”
周围人听了这话,立马炸开了锅,接连发出不满的嘘声。有人沉着脸不耐道:“你是哪来的学生?知道这是什麽场合吗?老实点,别进来捣乱!”
“就是,你这个年纪还是回家好好学习吧!争取以後考个好大学。”
“话不能这麽说,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台上的慕青先生也不过二十出头,可你们敢说,古籍修复一道,能比他厉害吗?”
“慕青先生是什麽人?他师承白净远老先生,十六岁那年就获得了乔里·华国古籍修复技艺公开赛的冠军!同年便获得最有价值的古籍修复师以及最具潜力师!这样的天才万里挑一,咱们普通人怎麽比得过?”
“那你怎麽就知道,这个学生不能是慕青第二呢?毕竟以他的年纪,同龄人哪里懂什麽古籍修复?依我看,他定有师承!”
“行,行,行,我说不过你。光嘴上说不行,得手底下见真章!”
白净远见状微笑着擡手示意衆人安静,满是智慧的眼睛紧紧盯着宋策,没有任何高傲或是轻视的态度,“这位小友,你可知道古籍修复的规矩?”
宋策点点头,道:“轻丶重丶缓丶急,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保护古籍的原貌和价值。”
“不错。”
白净远难得露出一丝笑意,继续道:“你上来吧!我要修复的古籍是明代一本游记的手稿残本,破损很严重。”说着,他从身後的木匣里取出一个锦盒,在宋策面前小心揭开了。
只见泛黄的古纸上,那本游记手稿的右下部几乎全部缺失,虫蛀严重,好似稍微一用力,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二次伤害。
宋策凑上前仔细观察时,发现左侧前几页有明显修补的痕迹。虽然那位修复师已经将几个搭口尽量缩小,可还是因为镶补的关系,导致修补的地方过厚,从侧面来看,这本游记手稿从肉眼就能看出有明显t增厚。
见宋策没说话,白净远不由幽幽一叹。
以他眼下的名望地位,斥资五万块钱买一本残缺游记实在算不得什麽。只是若不能修复,总觉得心里颇有遗憾。
“小友,你可有什麽眉目?”
宋策淡淡一笑,平静道:“老先生,您这本古籍损毁严重,怕是很难修复……”
白净远本来有些热切的心此刻已经完全冷静下来,倒也没把希望放在眼前这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人身上。他随口道:“确实如此,是我心急了。”
宋策的目光停留在那本明代游记手稿上,思索片刻後,他继续说道:“但并非毫无办法。”
白净远闻言,眼睛蓦然睁大。他微微前倾身体,十分认真地问道:“小友有何高见?愿闻其详。”
“您仔细看这手稿左侧的修补痕迹,之前的修复师采用的是在蛀洞四周涂抹糨糊,选用同色纸张撕纸覆盖,这种情况多用于虫蛀鼠咬的轻微情况;像右侧这种咬毁严重的地方,采用同色同性纸张进行接补会更好一些。”
张慕青原本在一旁默不作声,此时也忍不住凑了过来,好奇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修复师的用纸不合适?”
宋策闻言看向张慕青,诚恳道:“在我看来,单宣比加连更合适些。”
白净远听着宋策的分析,频频点头,“没想到,小友年纪轻轻,对古籍修复竟有如此见解。还不知小友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