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山村里的耀祖(二)滴!争做好人进行……
宋策站在十九班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对话声,心下一叹。
“宋惜,你想好了,真的要改志愿吗?相信老师,你这个成绩报考京医大一定没问题!你想想,从京医大毕业出来,你可以选择考研深造,也可以选择直接去医院实习,只要好好表现,过不了几年你就能当医生了,这不好吗?”
姚老师话音一落,宋惜低下头,喏喏道:“老师,我跟家里商量过了,我爸说……供养两个大学生太困难了,他负担不起。”
“这怕什麽?家庭有困难的话,你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只要毕业前三年能还上本金,利息直接免除。宋惜,老师希望你好好想一想,别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好吗?”
听着姚老师关切的话,宋惜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老师,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爸说,上京医大就得五年,要是毕业後想有个好前途还要考研究生,家里实在……供不起。要是我上大专师范的话,大学毕业後就可以出去赚钱了……”
姚老师闻言长长一叹,“宋惜,你这个成绩上大专师范太可惜了。”
“老师,对不起,我……没办法。”宋惜哽咽道。
姚老师摇摇头,问道:“你爸什麽时候有时间?老师想当面劝劝他,替你争取争取。”
“老师,我爸他……”
不等宋惜说完,宋策便擡手敲了敲门。
姚老师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高高瘦瘦,皮肤白皙的男生正一脸平静地站在教室门口。
“同学,你是?”
宋惜一见宋策,连忙抹了抹眼泪站起来,勉强笑道:“小策,你等急了吧?我快改好志愿了,你再等等。”
姚老师一听这话,立刻明白眼前的男生就是宋惜的亲弟弟,宋策。他一把抢过宋惜手中的志愿表,快步走到门口,语重心长道:“同学,你姐这麽好的成绩,放弃京医大实在太可惜了!你们家的困难老师都知道,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像助学贷款丶奖学金,还有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助学基金……”
宋策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宋惜红肿的眼睛上。
宋惜别过脸,假装整理书桌上的文具,可颤抖的肩膀还是出卖了她的情绪。宋策抿了抿唇,轻声说:“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我赶过来,就是想劝我姐不要改志愿。”
姚老师一愣,宋惜也猛地擡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弟弟,“小策,你说什麽?”
“姐,我说,你别改志愿。”宋策重复了一遍,微笑道:“京医大该报还是得报。”
“可是咱们家……”
“没有可是。”宋策打断宋惜,道:“姐,只有我知道,你为了考个好大学有多麽努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每天都认真学到凌晨,从无一天懈怠,就为了能考个好大学……我不想你就这麽轻易说放弃。再说了,离上大学还有近三个月,这麽长时间,咱们姐弟俩难道还赚不到一笔学费吗?”
姚老师看着这对姐弟,欣慰地点点头,连连道:“好!好!你们有这份决心就好。宋惜,这个自愿更改志愿表老师就先替你收着了,好吗?”
看着弟弟鼓励的眼神,宋惜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姐弟二人走出教室,并肩走在林荫道上。微风轻轻吹过,带起了几枝柳条,轻轻打着旋儿。
“小策,你刚才……唉,怪我糊涂了,这学费哪是那麽好赚的?”宋惜声音里还带着哭腔,眼眶依旧红红的。
宋策伸手安抚性地拍了拍姐姐的肩膀,笑道:“姐,相信我一次,好吗?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比困难多。”
宋惜停下脚步,看着从小疼爱的弟弟,忍不住鼻头一酸。她第一次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的付出和牺牲……是值得的。
“嗯,小策,姐信你。”
姐弟二人就读的县一中离家不远,半个小时的大巴车就能到。宋策索性让宋惜先回家,自己找了个由头来到县城西边的古玩一条街。
盛夏的阳光斜斜洒下来,宋策站在街口,看着街边摊位上摆满或真或假的古董,摊主们坐在遮阳伞下,用带着本地口音的吆喝声招揽稀疏的顾客。
宋策随意来到一个摊位前,目光在一件件古玩上扫过,逐个测试第六个世界抽到的初级·古物鉴定功能。越是年代久远的物件,年份越长。
瓷盘,十七年。
仕女图,六年。
铜钱,四十二年。
青铜杯,二十三年。
书,六百五十八年。
因为初级古物鉴定功能还不够完善,所以只能给他一些较为模糊的信息。除非这项技术能够升级,否则这些鉴定结果也只能当个大概的参考。
摊位後的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戴着金色的链式眼镜,目光透过镜片暗暗打量着宋策。
“小夥子,你可有相中的东西?叔给你算便宜点。”老板笑眯眯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