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传来傅明潇低低的声音。
“我誓,我和徐云辞,什么都没有。连话都没说过几句,根本不算熟。”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
“我对徐家有恩,没错。但不是救的徐云辞,是她弟弟,徐斌。”
徐斌以前是他手下的兵,骨头硬,肯拼,是他带过的最有潜力的小子。
那是个真正能扛得住压力、敢冲在最前头的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
傅明潇欣赏他,也严格要求他,把他当成了自己最得意的兵之一。
有年大水,全队去抗洪。
那天暴雨倾盆,江水暴涨,堤坝岌岌可危。
战士们轮番上阵,搬运沙袋、加固堤防,几乎没有片刻休息。
而徐斌始终坚持在一线,直到体力耗尽,脚下打滑,整个人被湍急的水流卷走。
当时情况危急,河水浑浊汹涌,随时可能将两人一同吞没。
但他毫不犹豫地纵身跃入水中,最终硬生生把人从死亡线上拖了回来。
他是队长,是徐斌的上级,救他,是本分,从未想过要因此获得感激或回报。
事后医院探望时,他曾亲口对徐斌说过这句话。
可没想到,这个决定后来竟引了一场他始料未及的风波。
自打徐云辞知道后,天天喊着要“以身相许”。
起初大家以为是玩笑,后来却现她竟然是认真的。
每天都来营地找傅明潇,送饭、送信、甚至穿着军装模仿士兵列队敬礼。
闹得全营都沸沸扬扬,闹得军纪都受影响。
士兵们私下议论纷纷,训练时也开始分心。
而这对于一向重视纪律与秩序的傅明潇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的局面。
一想到这儿,傅明潇都忍不住叹气。
他不是一个喜欢把私人情绪外露的人,可提到这段过往,仍是满心无奈。
“澜澜,你别多想,我对徐云辞真没那方面的心思。她做的那些事,只让我觉得头疼。”
“出了事之后,怕影响部队声誉,任务一结束,我就主动申请调回京城了。”
这是他做出的选择,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与其继续留在那个是非之地,不如尽早脱身,回归原本的轨道。
他说得清清楚楚,压根没给徐云辞留半点余地。
没有模棱两可的说法,没有含糊其辞的推脱。
调回那天,他领导还打趣说。
“咱傅队长打仗都不带眨眼的,结果被个小姑娘追得连夜跑路。”
话虽调侃,但也看得出,这事在部队内部早已成为一段笑谈。
可傅明潇一点不后悔,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现在想想,他甚至有点庆幸。
如果不是当年那场风波,他不会提前调离孟方驻地,也不会回到京城执行后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