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啊。王若蓬好一顿头脑风暴後,仰靠在沙发上,忍不住地感叹。
要是现实也能这麽美好,不知该多好。不过,文学总是能带给人力量,让人处在现实的困境里也能咬着牙继续前进。
这就是她决定写故事的全部意义。
。。。
杨筱到机场时,周岐还没出来。
她斜斜地倚在车门边,风卷起她的发丝,凌乱地扑在脸上。她没管,静静地等着熟悉的身影出现。机场人来人往,感应门不时开合,室内的暖意跑了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周岐终于拖着行李箱出现了,朝她挥了挥手,快步走来。
“我来了,杨筱。”
杨筱张开双臂,等着他的怀抱。周岐见状再次加快了步子,身後拽着有些笨重的行李箱却拖了他的後腿。于是,他索性放开了拉杆,失去力道控制的行李箱顺着缓坡慢慢地朝下滑去,发出一连串轮子摩擦地面的咕噜声。
“哎,行李箱!”杨筱看着越滑越远的行李箱,心急如焚,“周岐!”
话音刚落,接着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久违又熟悉的拥抱,带着来自南方的温暖和周岐独特的清新味道,“先别管箱子了,让我抱一下。”
箱子滑至台阶处,啪嗒一声倒下,发出重响。
两人不约而同地朝远处望去,杨筱忍不住抽出手来,戳了戳他的腰,“快捡箱子去,车在这里不能停太久。”
“快上车吧,这里不能停太久。”
“周叔,周岐居然会开车啊?这车哪里来的?”
“我们现在要去哪里?”
“去沟里。”
回忆帧帧从眼前,从耳边像风般闪过,杨筱一时感慨万千。一切像在昨天,又像过了数年,他们都变成了自己的当初期待的模样吗。
杨筱想起了鹿镇淅淅沥沥雨里,那个一心想要飞出这片土地的自己;想起了初来乍到,仰望着钢铁森林,眼神中闪烁着纯粹憧憬的自己;想起了以为在格子间里奋斗,就能理所当然成为都市丽人的自己;也想起了,在参天大树般的权力面前,那个感到渺小普通又无法退却的自己。
好多个自己拼在一起,凑成了一个杨筱,也凑成了无数个在风雨中跋涉,却仍未停止向前的杨筱。
周岐笑着跑去捡箱子,背影有些笨拙,却轻快。杨筱看着他,忽然想起了王若蓬刚发给自己看的小说片段里,那个牵着她走过北京四季的周岐。
她忍不住笑了笑,拉开车门。
或许他们没能活成小说里的那样,永远赤忱而热烈地走在明媚的阳光下。
但此时此刻,这个手忙脚乱丶真实无比的拥抱,这个需要赶紧开走的临时停车位就是属于他们彼此的,再好不过的结局。
周岐扣好安全带,侧头看她熟练地挂挡丶转向,而後又汇入机场高速的车流中。窗外天色是冬日的北京再常见不过的黑丶橙丶紫三色撞在一起,路灯初亮。
“辛苦了。”周岐没头没尾地说了句。
杨筱却听懂了,点点头,又摇摇头说:“你也是。”
车内温暖干燥,他们没再谈论起苗家和纪家,转而说起市里的变化,方丘的新店装修,今晚吃涮肉还是回家下面条。那些曾经沉重的丶快要把彼此压垮的庞然大物,稀释在了平凡不过的琐碎里,逐渐变得模糊且遥远。
正义或许再次迟到,但生活没有。它用车窗玻璃因温暖结起的雾气丶身边人不时的说笑丶归家时锅里散着香味的热汤,稳稳地承接住了所有快要下坠的灵魂。
这就够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