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珠手里香槟杯都没动,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清晰回应。
“王总说笑了。我的合伙人林薇就非常靠谱。至于生活,”她目光扫过会场,语气温和却疏离,“我觉得现在这样,亲手创造价值,就很好。”
她转头便与过来打招呼的几位时尚主编热络交谈起来,将那二代彻底晾在一边。
林薇后来偷偷问她。
“那小子看你的眼神可不单纯,你真不动心?他家底厚着呢。”
何珠正在看新一季的销售数据,头也没抬。
“再厚的家底,在名利场上也是顷刻间灰飞烟灭,我们看得难道少?”
林薇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
反而更加佩服何珠稳得住,知道自己心里想要什么,就连她都差点心动。
他们各自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披荆斩棘,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也遇到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但他们的心,却像分别停泊在两处港口的船,缆绳始终牢牢系在对方那里。
外面的世界霓虹闪烁,觥筹交错,回到他们共同构筑的那个小家,依旧是灯火可亲,一碗热汤,几句寻常话。
信任不是挂在嘴边的誓言,而是浸透在琐碎日子里的选择。
是李明亮手机屏保始终是两人在第一个小摊前的合影,是何珠无论多晚回家,包里永远装着李明亮准备的营养餐。
他们在各自应酬的场合,会自然而然地提起对方,语气里带着不容错辨的骄傲与亲近。
那些心怀鬼胎的试探,那些意图上位的撩拨,撞上这堵由共同岁月、彼此成就和绝对信任筑起的高墙,终究只能悻悻而去,连一丝涟漪都未曾留下。
他们用行动告诉所有人,这个世界很大,但他们的心的位置,很小,只够住下彼此。
时光荏苒,十年弹指而过。
翎已然成为国内职业女装领域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其门店开设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橱窗里陈列的不仅是服装,更是一种关于力量与优雅的宣言。
何珠与林薇的名字,也时常出现在财经杂志和时尚媒体的专访中,被誉为“最懂中国职业女性的品牌缔造者”。
然而,对于何珠而言,最让她感到踏实的,并非镁光灯下的光环,而是无论多晚回家,窗口总为她亮着的那盏暖黄的灯。
她和李明亮,已经买了有院子的房子,院里也养了几盆长势喜人的花草,那辆承载了所有起家记忆的三轮车,被李明亮擦拭得干干净净,妥帖地收藏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明亮的李记早已展成为拥有十几家连锁店的餐饮公司,建立了标准的中央厨房,但他依然会时不时亲自下到各店,系上围裙,炒上几锅粉,尝尝老汤的咸淡。
他说,这是不忘本。
他们的生活,剥离了事业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波澜,回归到一种令人心安的平淡。
周末的清晨,何珠可能会被李明亮在厨房里准备早餐的细微声响唤醒。
他或许在研究新学的西点,烤出来的面包偶尔会糊,但何珠总会面不改色地吃完,然后笑着说有进步。
傍晚,两人会一起在小区里散步,聊聊各自工作中遇到的趣事,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牵着手,看夕阳将影子拉长。
李明亮还是会记得何珠所有细微的喜好,比如她喝咖啡的温度,她看书时不喜欢被打扰。
偶尔,他们也会招待朋友。
林薇是家里的常客,她会毫无形象地瘫在客厅沙上,嚷嚷着还是你们家最温暖,然后被李明亮笑着赶去厨房帮忙端菜。
那些曾经的风雨、挣扎、彼此的扶持与成就,都沉淀为眼底的默契和掌心的温度。
他们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事业的成功给了他们选择的自由,而他们共同选择的,就是这样一种简单、温暖、彼此懂得的生活。
何珠的衣柜里,有无数套为不同场合定制的翎的华服,但她最常穿的,还是家里那几件舒适柔软的旧棉衫。
李明亮的账户里,数字早已今非昔比,但他最大的乐趣,依然是看到何珠吃到他做的菜时,那满足又略带揶揄的笑容。
他们站在各自领域的山峰上,俯瞰着拼搏来的风景,然后转身,携手回归烟火人间。
这或许就是幸福最本真的模样。
——轰轰烈烈地奋斗过,最终归于平平淡淡的相守。
在彼此的眼里,他们始终是当初那个在夜市烟火中,决定携手一生的年轻人。
喜欢何珠请大家收藏:dududu何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