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故事,如同这蓬勃的季节,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着新的篇章。
这个春天,李明亮做了个让何珠都略感意外的决定。
——他报了一个成人夜校的商业管理班,教材和笔记本郑重地放在卤煮摊收银台的抽屉里,得空就拿出来翻看。
晚上九点后,店里客流渐稀,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顾着埋头刷锅,而是就着操作间不甚明亮的灯光,摊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或《连锁经营实务》,眉头微蹙,粗粝的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划过书页。
有些名词看不懂,他就用红笔圈出来,下次上课追着老师问。
讲到成本核算,他立刻拿来店里的账本对照。
学到标准化流程,他拉着石墩和小马一遍遍演练,把卤汁的配比炒粉的火候切菜的规格都定了量。
“老板,咱这味儿祖传的,还学那些洋玩意儿干啥?”
有老伙计打趣他。
李明亮头也不抬,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地走。
“祖传的味儿不能变,但做买卖的脑子得跟上。”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何珠的世界越来越大,他不能只满足于守着一个灶台。
她飞得高,他得把地上的窝垒得更结实,让她累了有地方歇脚,更要让她知道,她的男人,不止有膀子力气。
他本就天生透亮,常年在小生意里打滚,对人情世故、成本利润有着本能的敏锐。
如今系统知识一注入,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
他学会了用数据分析客流量,优化了外卖路线和打包流程,甚至开始琢磨着建立中央厨房,统一给两家店配送核心配料,保证味道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亮,你这李记,越来越有范儿了。”
连来收租的市场管理员都忍不住夸赞。
李明亮只是憨厚一笑,转头又去研究如何申请“老字号”品牌保护。
他心里揣着一团火,那火不光是为了把生意做大,更是为了能理直气壮地站在何珠身边,与她并肩看同样的风景。
当何珠某次回家,看到李明亮对着电脑屏幕,认真比对两家店月度损益表时,她静静地在门口站了一会儿。
灯光勾勒着他专注的侧脸,那上面有烟火的痕迹,也有了书卷的沉淀。
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心里某个地方,变得无比柔软和踏实。
她知道,她的明亮,是一棵树,以前在风雨里为她撑起一片天,如今,他正把根须扎向更深的土壤,努力生长出更茂盛的枝桠。
随着“李记”从两家店悄然扩张成五家连锁,李明亮身边开始围绕形形色色的人。
有满脸堆笑递名片的供应商,有称兄道弟想加盟的生意人,席间也免不了有些打扮入时的年轻姑娘,借着谈合作的名义,眼神却一个劲儿往这位身价渐涨、模样周正的李老板身上飘。
一次酒桌上,有个胆大的女经销商借着敬酒,几乎要贴到李明亮身上,声音甜得腻。
“李老板,您这生意做得这么大,嫂子可真享福了,都不用来帮衬您。”
李明亮不动声色地侧身避开,端起茶杯,脸上是惯常的憨厚,语气却不容置疑。
“她忙她的事业,比我这儿厉害多了。我们各做各的,挺好。”
他顺势起身,对全桌人举杯,“感谢各位捧场,我以茶代酒,敬大家。后厨还熬着汤,我得去盯着火候,失陪。”
说完,竟是直接离席,留下那女经销商一脸尴尬。
有人私下嚼舌根。
“这李老板,怕不是个怕老婆的?”
这话传到李明亮耳朵里,他浑不在意地笑。
“怕?我那是敬,是惜福。没有她,我李明亮现在还在路边跟城管打游击呢。”
另一边,在时尚圈风生水起的何珠,面对的诱惑只多不少。
名利场里,多的是西装革履谈吐不凡的男士。
有借着谈投资对她表示特别欣赏的年轻投资人,也有在酒会上刻意展示学识风度,暗示可以给她更多支持的行业大佬。
一次品牌晚宴,一位家境优渥的二代小开,倚着吧台,晃着酒杯对何珠说。
“何总,像您这样的女性,何必那么辛苦?找个靠谱的合伙人,比如我,资源、资金都不是问题,生活也能更…惬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