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草包商女的逆袭人生 > 第044章 完结(第3页)

第044章 完结(第3页)

恰好此时,去开银耳羹好了没的叶清函,也过来了。

她拉着秦雪在一旁的锦凳上坐下,亲自给她倒了杯温热的银耳羹,“别站着说话了,雪儿快尝尝,这是厨房按你爱吃的甜度炖的。”

秦雪接过瓷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心头的紧张也消了大半,她小口喝着银耳羹,耳尖却留意着柳知言两父子聊天。

聊的都是一些日常的话题,她都听得懂。

秦雪原来害怕自己商贾之家出身,乍一入官家门,会听不懂他们聊什麽。

如今这一听,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恰巧此时,有丫鬟来说晚膳备好了,叶清函拉着秦雪起身,“走,咱们去膳厅,今日特意让厨房做了几道扬州菜,你尝尝合不合口味。”

柳云帆走在一旁,忽然想起什麽,对秦雪道,“我书房里有几本扬州地方志,是前几年友人送的,你若是感兴趣,往後得空了可以去翻翻,也算解解思乡之情。”

秦雪惊喜道谢,“多谢爹,儿媳正想多了解些京城的事,也想看看关于家乡的记载。”

柳云帆笑着点头,“往後你想看什麽书,就叫知言给你拿。”

秦雪再次道过谢。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膳厅。

膳厅里的烛火暖黄,餐桌上摆着几道菜,既有京城的酱肘子,也有扬州的清炖狮子头丶烫干丝。叶清函给秦雪夹了块狮子头,“尝尝这个,敏行说你爱吃,让厨房按扬州的做法炖的,看看跟你在家吃的是不是一个味道。”

秦雪咬了一口,肉质软烂,汤汁鲜美,竟与秦府厨房做的相差无几。她眼眶微热,擡头看向柳云帆与叶清函,忽然觉得,这座京城的首辅府,虽初来乍到,却已有了家的暖意。

晚膳过後,柳云帆要去书房处理公务,临走前特意对秦雪说:“府里的下人都知规矩,你不用客气。若是想添置些什麽,都跟管家说,他会安排妥当。”

秦雪点头应下,看着柳云帆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转向叶清函,轻声道,“娘,爹他……一点都不像我想象的样子。”

她以为柳云帆常年身居高位,应该是个很严肃的人。

叶清函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爹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家人。他从不在意什麽门第出身,只盼着知言能娶个心意相通的姑娘,日子过得安稳。只要你跟敏行好好过日子,于他而言就是好的。”

柳知言这时走过来,握住秦雪的手,“我就说我爹是个开明的人,你现在放心了吧?”

秦雪看着他温柔的眉眼,又看了看这座满是暖意的府邸,轻轻点头。

窗外的月光洒在回廊的青石板上,映着两人相握的手,她知道,从今往後,京城不仅有她的夫君,更有了疼她护她的家人。

柳云帆是首辅,肩上责任重,鲜少在家里,叶清函也忙,就算秦雪他们住在柳家,其实彼此之间也难见面。

但柳知言还是依照先头说的,只在柳府住了一个晚上,就带着秦雪去住自己的宅子。

对于这点,无论叶清函,还是柳云帆都没意见。

这两夫妻,深谙远香近臭的道理。

觉得,父母跟子女之间,尤其是跟已成家的子女之间,还是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更好。

于是,秦雪不用像其他当媳妇的那样,每天要晨昏定省什麽的。

除了换个地方生活,她的日子跟结婚前,并没太大差别。

没有那些糟心事儿,她能有更多时间放在自己的外语学习上,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做自己翻译的书。

这天叶清函叫他们两夫妻回柳家一起吃饭。

秦雪顺带把自己再次整理过的翻译稿带着,打算让叶清函帮她掌掌眼。

十一月的京城已飘了两场细雪,柳府小园里新栽的银杏沾着雪粒,倒有了几分扬州冬日的意趣。秦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对面是正认真看她手稿的叶清函,待她大概看完手中的稿件,当即对自己的儿媳竖起大拇指,“小雪儿,你这译稿我瞧着愈发顺了,前日跟陛下提起时,陛下倒也好奇,说想见见你。”

叶清函早说过,有合适的时机,就跟天佑帝提她的事。

这会儿听叶清函这样说,倒没太你意外,她只是没想到会这麽快,“这麽快就面圣?”

想到那可是天下至尊,秦雪多少有点害怕。

看出她的害怕,叶清函赶紧安抚,“你别怕,陛下本就盼着昭国贤理能传于域外,又常说‘邦交先需相知’。你把译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意,译秦皇汉武事迹的考量,还有郑和下西洋故事的用意说清楚,陛下定会明白。再者有我陪着,你爹也早为你铺垫过,定不会让你受窘。”

原来柳云帆早在上月朝会时,便借着“邦交之策丶文化外传”的由头,轻描淡写提过两句:“小儿媳曾习拉丁文字,近来正将昭国圣贤之言丶帝王仁政及郑和下西洋事译成西文,意在让域外远邦知晓我昭国并非蛮夷,实有千年智慧与盛世风骨。”

天佑帝本就对“如何让域外正确认知昭国”颇有思虑,闻言便记在了心上,待叶清函入宫向皇後请安时再一提,便有了此次面圣的安排。

一听公爹当朝为自己做的,又有叶清函陪着自己一起面圣,秦雪瞬间不怕了,“有叶姐姐在,那我就不怕。”

她的叶姐姐,能历经两朝,两朝都受帝王重视与信任,绝对有其过人的本事。

跟着她一起,没什麽好可怕的。

见她这样信赖自己,叶清函这心里热乎得不行。

接下来几日,叶清函亲自为秦雪筹备入宫事宜:挑选合适的衣衫;教她宫廷礼仪时,特意叮嘱“陛下不喜虚礼,说话只需坦诚,把你译稿时的真心说出来便好”;更让人把《昭贤西译录》与《论语通俗译》分装在两个锦盒里,以备陛下查看——浅红锦盒盛拉丁文译稿,每一页都附了汉文对照,方便陛下查阅;月白锦盒放通俗译稿,倒成了衬底的陪衬。

外交的事,其实叶清函比柳云帆更清楚,所以进宫前一晚,她这样交代秦雪,“陛下昨日还与臣等议郑和下西洋事,说‘成祖遣郑和,非为掠夺,实为通商睦邻,此乃昭国大国之风’。你明日面圣,若陛下问起西译的缘由,便说你是想让域外知道,昭国既有圣贤的仁心,也有帝王的担当,更有睦邻的诚意。”

次日,恰逢晴天,雪後初霁的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泛着金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