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孕奴花妃传 > 第24章 上 藤原香子丰腴诗媚献身美人计权谋暗藏(第4页)

第24章 上 藤原香子丰腴诗媚献身美人计权谋暗藏(第4页)

烛光下,那幅巨大的地图宛如展卷山河。群臣目光随之被牢牢吸引。

我缓缓起身,指尖轻点其上,声音清朗而铿锵

“诸位观之,此乃天下之势。凡与我大唐修好,奉礼称臣者,邦交绵长,百姓安泰,商贾流通,衣食无忧。譬如西域诸国,倚我庇护,丝路繁盛,财货川流不绝。”

我又轻轻一拂,指向另一角,神色一凛

“而那些不识时务,逆我天朝者,结局便不堪言。数年前,印度本是佛法渊薮,然因多次违抗,终在兵戎与教义交锋中日渐势微,佛土不复昔年之盛。至今,反而需依仗大唐,方能苟延。”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面色不由一变。

我目光微沉,手指缓缓落在那片孤立于大洋之上的岛屿——倭国。

“至于贵邦——”

我停顿半息,举起酒盏,目光缓缓扫过殿中官员,唇角微扬,既似笑,又似不笑

“在此幅天下图中,不过小小一隅。若顺天朝之势,和乐相处,亦可享太平。若逆而行之,便如狂澜击石,转瞬粉碎。”

群臣无不屏息,额角隐隐见汗。烛焰摇曳之间,酒气、威压与未言的锋锐交织,将整个大殿牢牢笼罩。

鸟羽天皇额上已有薄汗,却强作镇定,举杯高声道

“唐国果真雄盛无双!朕与满朝群臣,皆愿修好,绝无二心!”

殿中群臣齐声附和,声浪如潮。我举盏未饮,缓缓落下,语声在殿堂中沉沉回荡

“我观陛下心怀仁念,欲为万姓苍生免去兵戈之苦,诚乃明君也。此行舟敢在殿上直言我大唐并不图你邦之田土,不索贡赋,不役兵卒,不徭纳粮。大唐所求,不过一份信义。”

群臣面色微动,窃窃私语。我的话语一字一句,清晰而锋锐

“——自今往后,切莫怀敌意于大唐。若有一念叵测,后果自负。大唐并不喜灭国屠城,更不愿见种族泯绝。然天下之事向来由不得心,往昔有些愚昧小邦之主,口里一套,背后一套,诈而不忠,见利忘义,终至亡国灭宗,血流漂杵。此等下场诸位当以为戒。”

殿中空气陡然一滞。

烛焰颤抖,照出百官额上的细汗。

他们已亲眼见过“琉光天玺”,那晶莹剔透、似神迹的国玺;见过那册煌煌巨制,仿佛能包纳天地的图鉴巨书;更见过牡丹赤手空拳,以三招摔碎弁庆之威。

如今我言辞虽和缓,却如雷霆,昭示出大唐既有灭国之能,也有宽仁之心。

鸟羽天皇端坐御席,背脊却不自觉僵直。

他的双手在袖中紧紧握合,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额角已渗出冷汗。

片刻之后,他终于俯,声音微颤却竭力保持镇定

“大使之言,鸟羽铭心刻骨!朕自承大唐乃天朝上国,德威并济,非我小邦可敌。此番得蒙唐王垂顾,已是万幸。今夕之后,朕即命中书,草定誓文,以金印为契,誓世代与唐修好,永不背离,世世子孙皆奉大唐为宗主!”

这番话一出,满朝哗然,却无人敢出言阻拦。

百官面色或青或白,但皆低称是。

他们心知肚明眼前所见所闻,已足以证实,大唐并非虚言自夸,而是真切拥有毁国灭族之能。

而如今,天朝竟愿以礼厚待,以交好为先,这对倭国来说,已是莫大的恩典。

我轻轻一笑,举杯再度高声

“善。愿倭国与我大唐世世修好,泽被万民。此杯,敬和好之约!”

殿中歌舞渐起,酒香弥漫。

只是今夜的气氛已不似最初那般单纯的喜乐。

鸟羽天皇面色虽勉力维持平和,眉宇间的阴影却难以消散。

方才之事,如重石压胸,让他即便手中执盏,举落之间也多了几分凝重。

藤原道长端坐一侧,神色安稳如山。

他举止规矩,言辞谨慎,几句场面话无懈可击,却也无甚生气。

话语之间多是“陛下仁德”、“唐邦雄盛”之类的恭维,听得久了,只觉枯燥无味。

至于源赖光,她自始至终姿态低敛,眼神微垂。

席间觥筹交错,众人或笑或劝,她却不置一词,只以清茶代酒,偶尔起身轻轻一揖。

她那份静默与自持,不仅让人难以揣摩,更仿佛无形间与周遭喧闹隔开一道屏障,无人敢贸然触碰她的沉默。

于是,真正撑起今夜气氛的,反倒是安倍晴明。

他笑意如春风,话语如清泉,似与我相识多年的老友,举杯间毫无拘束。

与我对饮时他不止一次大笑,言谈风趣,或指乐伎之舞,或评倭邦之俗,再与我探讨大唐的宴饮礼仪如何不同,宾主招待之间又有何雅趣。

他的言辞不卑不亢,却带着机敏的聪慧,恰到好处地把死寂气氛冲淡,让众人不至于过分拘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