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大唐皇帝的圣颜!
刹那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群臣瞠目欲裂,玉藻妃低低惊呼,鸟羽天皇更是面色骤变,呼吸急促。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仿佛圣君跨越千里,亲临殿堂,正与他们隔空相对!
火光映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有人目瞪口呆,有人下意识捂住胸口。
那威严的目光自幕布中穿透而出,仿佛直接落在他们身上,让他们生出自心底的敬畏与战栗。
烛火被压低,殿堂之中只余下一片朦胧的光影。那道光柱牢牢投映在白幕之上,顷刻间显现出一位威仪非凡的帝王。
他头戴冕旒,龙冠之下双眉如剑,眼光熠熠,似能穿破天地。
他的唇角微抿,面容端肃,却自带一抹天子独有的从容与风流。
龙袍金线密织,盘龙自肩头蜿蜒而下,龙爪锋锐,龙鳞炽烈,仿佛活物般在衣纹间游动。
衣袖宽大,每一次轻微的呼吸,袖口都会随之荡漾,如同有一股不见形的龙气随他吐纳而生,缭绕不散。
更骇人的是那目光。
即便众臣心知这不过是光影投射,可当那双眼睛扫过时,却仍心头一震,仿佛被实实在在盯住。
那不是凡俗之人的眼神,而是高居九重、掌控乾坤的帝王之瞳。
鸟羽天皇屏息而坐,衣袖下的手指不由收紧,连呼吸都谨慎起来。
群臣更是心胆俱裂,纷纷低下头去,不敢直视。
有些年老的文官甚至身子微微颤,唇齿打战,像是直面神灵般惶恐。
几名武士原本正襟危坐,此刻也下意识将手按在膝盖上,头颅垂得极低。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近乎窒息的压迫,仿佛这不是光影,而是真有天子降临。
殿内鸦雀无声,只有那虚空之中传来的宏大嗓音,缓缓荡漾开来。
“朕,大唐皇帝。”
声音如洪钟大吕,穿透众人耳鼓,震入心神。每一个字吐出,都如同金石叩击,铿锵不移。
“今承天命,抚有万邦。然近年四方兵戈,邦交多有中断,民生亦遭扰攘。朕深以为忧。自今日起,朕意欲与四海重修旧好,重建邦交,和则两利,战则俱损。天下黎庶,皆可得安。”
话音方落,殿中不少人已是低头伏拜,不敢多看。
“朕国所治,文武并举。近岁以来,科学之术,魔法之道,俱有精进。造物器械,远往昔;炼金符法,妙用无穷。此等皆非为争强斗狠,乃欲与列国共享。尔等若能与我同心,则当交流技艺,互补所短,携手兴隆。”
鸟羽天皇与群臣屏息凝听,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帝王目光一转,落向御座下方,声音微缓,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势
“今次顾行舟受命前来,乃朕所器重之才。其年少而志高,聪慧果敢,久为朕所倚重。朕遣之出使,非徒为邦交之礼,更以视若臂膀。倘有国中有人因其年轻而轻慢,则是轻慢朕也。”
这话宛如雷霆,震得殿堂之内百官额头皆沁出冷汗。
谁敢怠慢唐皇所言“臂膀”?
帝王稍顿,伸手抬袖,衣纹龙纹似随之流动。声音再度恢宏
“朕亦知,邦交之始,需示诚意。今特赐礼倭国,以表睦邻之心。此礼非但为王与后,亦为尔国臣民,昭告天下——大唐皇恩,泽及四海,永无间断。”
说到这里,龙袍上的金线似因光影颤动而辉煌如火,整幅投影竟散出一股几近真实的龙威。
群臣早已垂不敢动弹,有人甚至心胆俱裂,额头汗水直流。
纵然他们谁也未曾见过真正的大唐皇帝,可眼前这幅影像,却与他们心目中“天朝上国之主”的形象丝丝入扣。
没有人敢怀疑,没有人敢否认。
玉藻妃轻轻垂,她那纤细的肩膀微不可察地颤抖,仿佛连抬眸的勇气也失了。
鸟羽天皇更是呼吸沉重,背脊笔直如木桩,面上勉力维持镇定,然而衣袖下的指节却已白。
整个大殿,在这一刻,俨然化作一座朝堂,众人皆为藩邦之臣,面对圣颜,唯有俯叩拜的资格。
虚空中的帝王声音,缓缓收束,语调却愈加深沉雄浑
“朕以天子之命,昭告四方——和则共荣,逆则俱损。愿倭国与大唐同舟共济,岁岁无虞。行舟所陈,便是朕之意。诸卿,谨记于心。”
最后一句,字字如雷,铿锵落定,仿佛龙吟震彻九天。话音甫止,影像中的大唐皇帝目光沉沉,缓缓抬手一挥。
“嗡——”
一道流光自幕布中央骤然扩散,随后画面骤然一空,光影消散无形,仿佛天子真身方才降临,只是骤然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