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细细一看,她并无妖物的气息。
她只是凡人——却美得不似凡人。
殿堂一时静寂。唯有烛火轻跳,照亮她低垂的粉色丝,以及那双仿佛藏着无尽哀愁的眸子。
大殿内的气氛在玉藻妃出场后稍稍缓和。
她那抚弱中带着柔媚的姿态,让群臣心神俱震,而鸟羽天皇面色依旧沉着,端坐御席,竭力维持住一国之主的尊严。
我心知此刻不可再多做冒进之举,便微微收敛神色,向玉藻妃行了一个合乎礼仪的揖礼,口中淡然说道
“得见娘娘,实为幸事。唐使不过是受命出行,今日得与陛下、娘娘同席,已是荣光,不敢逾矩。”
我言辞恭谨,刻意保持着分寸。
目光只在她面容上掠过,并未多加停留,既不失礼,又不致冒犯。
与此同时,我暗暗在桌下勾了勾指尖,示意几位花妃代我观察注意。
此时宴席气氛再次转折,我轻轻放下酒盏,环顾殿堂,目光沉凝,声音缓缓传出
“诸位——今夜乃大唐与倭国重修邦交之始。行舟受命而来,并非只为私宴,更奉我皇帝陛下之命,传达圣谕。”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群臣,乃至鸟羽天皇与玉藻妃,皆在席上端坐,神色一肃。
圣谕二字,如雷霆贯耳。
那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天朝上国之主的意志,是无数藩邦梦寐以求、却又心惊胆颤的存在。
我目光锐利,声如洪钟,继续说道
“圣谕既至,无论是贵族百官,抑或陛下与娘娘,皆应以番邦之臣,行礼如仪。”
话音未落,群臣已心头一颤,纷纷正襟危坐。
鸟羽天皇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神色庄重。
玉藻妃亦在御席侧垂手而立,目光低敛。
大殿中,百官皆屏息,随时准备俯身叩拜。
然而,我忽然抬手一拦,神色肃穆,却带着一抹莫测的从容
“且慢。圣谕将启,但此番与以往不同。行舟远道而来,奉陛下命,为防有人妄称伪诏,特以我大唐新术辅佐。诸位不必急于行礼。先请静观圣谕影像,待看清皇帝圣颜,再谢恩亦不迟。”
“影像?”
群臣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错愕的眼神。
影像二字他们闻所未闻。
他们习惯了纸墨诏书,习惯了口宣圣旨,却何曾想过——天子的圣言竟还能“看见”?
不安的低语在大殿之中浮动,可没有人敢出声质疑。
自我降临平安京以来,他们已数次见识到匪夷所思之物,如今既是大唐使节所言,便无人敢不信。
我转,目光落在花妃们身上,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夜来香妩媚一笑,纤腰一摆,走到殿门前,双手轻扬,妖艳紫瞳闪烁。
她指尖撩起,竟凭空牵出一片黑色的幕布,如同夜幕垂落,顷刻间便覆盖住殿堂大门,隔绝了外界窥探。
水仙紧随其后,她双掌轻抚,口中默诵咒语,洁白的手指间流转起淡蓝色光辉。
随着她手腕一转,那片幕布在空中徐徐展开,犹如一面平整的白墙,光洁如玉,挂在大殿前方。
“呼——”
几名宫女见此,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那白布并非凡物,明明方才不过一团虚影,此刻却已化作坚实之幕,平整无瑕,宛若天工。
我轻轻摆手,暗示侍从熄灭殿内几处蜡烛。
光线随之暗了下来,殿堂气氛愈凝重,唯有烛火星星点点,映照众人或紧张、或震惊的面容。
我缓缓伸手,从袖中取出一物。那是一只精致的小匣,方寸之间,黑色流光闪烁,宛如夜空中最深沉的一点。
我将其置于案前,手指轻轻一拨。
“嗡——”
一阵低沉的震鸣声响起。随即,一道清晰明亮的光柱陡然射出,击在白幕之上。光影交错间,幕布上骤然浮现出一幅巨大的画面。
那画面上,一个威严的身影端坐龙椅,天子之姿,龙袍加身,面容清晰,双眸熠熠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