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孕奴花妃传 > 第22章 中黑蔷薇杀意暗藏忍耐芍药冷刃监视生寒飞船凌空的唐使威仪顾行舟伪装权谋震慑(第5页)

第22章 中黑蔷薇杀意暗藏忍耐芍药冷刃监视生寒飞船凌空的唐使威仪顾行舟伪装权谋震慑(第5页)

在他身后又走出四位女子,她们皆盛服而来,衣裳虽合礼,却掩不住天姿国色有的眉目冷艳,唇若朱砂;有的娇媚妖娆,腰肢若柳;有的端丽雍容,凤眼含威;更有一人九尾轻曳,狐媚之态与华贵并行。

她们步伐整齐,神色自若,与其随行的男子遥相呼应,宛若星辰拱月。

馆驿内的官员与随从早已汗涔涔而下,既不敢直视,又忍不住偷瞥。

此等情景,前所未闻。

待男子脚踏青石,稳稳落地,木船仍悬于空中,犹如镇守的天宫之舟。

众人屏息,心中惶惧又疑惑这是妖邪?

抑或神迹?

终于,一名年长的馆驿头目颤巍巍上前,合掌俯身,声音微抖

“不知天降尊驾高名……敢问何人,何来,何事?”

年轻人微微一笑,双眸清冷如星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他抬手,宽袖一展,声音低沉而洪亮,荡开四壁

“吾乃大唐使臣,左金吾卫中郎将兼鸿胪寺少卿、赐紫金鱼袋钦差大使、摄大将军兼御史中丞,顾行舟,字舟可。”

他报出的名号,如雷贯耳,层层叠叠的官职在空旷的御道上回荡,宛如铁锤砸在诸人心头。

每一个头衔都是陌生却沉重的威压,昭示着一个庞然大国的威仪,似铁壁般压得所有人呼吸急促。

“今奉大唐皇帝之命,远涉重洋,航海而至,特来访问,示我中华与倭国之友好善意。”

此言一出,馆驿诸官如遭雷击,齐齐伏地叩,额头触地不敢仰望。

武士们握刀的手颤抖,面面相觑,却不敢声。

空气中唯余风帆的猎猎声,木船在空中投下的阴影,将整个馆驿吞没,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这一行异邦来客屹立不动,威仪无双。

馆驿前的御道静得出奇,唯有远处的鼓乐声随风飘来,仿佛提醒众人此刻城中仍在欢庆天皇大婚。

可在此地,所有人的心思早已与喜庆无关。

木船悬于半空,光影笼罩之下,馆驿的朱漆大门仿佛成了某种天门的脚注。

我立于石阶之上,衣襟整饬,神态自若;四位盛装的花妃分立身后,如星辰拱照。

日本人对“大唐”并不陌生。

遣唐使频繁往来已逾百年,从律令、佛法到书画、服饰,凡朝廷所用,几乎无不染上唐风。

官员们习惯以唐为圭臬,甚至日常衣冠、礼乐、文书规制,皆模仿唐制。

可这些年来遣唐使多半折戟于波涛,大唐雄踞中原,从未屈尊远涉重洋派人而来。

所以,当真正的大唐使臣横空而降,他们心底的震动犹如雷霆。

那是传说中不世出的神国,是他们世代仰望的文明源头。

而此刻那国度派来的外交官员就站在眼前,如同神明一般威严的俯视着他们。

馆驿的长官额头汗如雨下。

他低,不敢直视,却又不能不迎。

对方自报长官名号——“左金吾卫中郎将兼鸿胪寺少卿、赐紫金鱼袋钦差大使、摄大将军兼御史中丞”,字字如刀,重若千钧。

哪怕其中有半句虚实,他也绝无胆量去质疑。

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天皇虽贵,但不过是这倭国小岛上的王,而“大唐使臣”却是整个天下唯一。

日本可以有新的天皇,但若得罪了大唐帝国第一次派遣到此的使节,便是举国之辱……甚至有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空气里弥漫着矛盾的紧绷。

长官几度欲言,却硬生生咽回。

若是请对方出示诏书、文凭,岂非将其当作冒牌货?

那是莫大的羞辱,甚至可能被视为挑衅。

可若径直放人入内,一旦他并非真使者,等于将皇城门户拱手交出。

随从与侍卫皆低头垂,不敢抬眼。

只听得彼此喉咙滚动的声响、呼吸急促的喘息。

有人衣袖下的手已因紧张而湿透,指节泛白。

有人偷偷斜瞥顾行舟的背影,只这一眼便被逼得心跳如鼓,头颅再次死死磕地,不敢再看。

时间被拉得极长。明明只是片刻,众人却觉得度日如年。馆驿门口的空气凝固到极致前一步是僭越,退一步是冒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