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因为望仙楼的人闹了这么一出,但祸福相依,接下来的诗词评选,竟然格外热闹,也格外顺畅,无一人闹事。
毕竟,在一群黑压压的黑甲卫跟前,除非是真不想要脑袋,才有这个胆识闹事。
就连胥迁,都安静得不行,一本正经地听着旁人的作品,又听着公孙良策和江玉川两人的点评。
李昀虽是评选人,但他现在在明家食肆,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吉祥物。
公孙良策和江玉川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然也不会坐在现在的位置上。
两人对着一群国子监学生,或是旁的读书人的诗作,分析起来,不都手到擒来,轻而易举吗?不过偶尔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两人也会询问坐在旁边不怎么吭声的年轻帝王。
明令宜在旁边计分,倒也和谐。
如果李昀不会时不时地还朝着她手边投喂些小零嘴的话,明令宜觉得这场面看起来应该更正式一点。
等到结束的时候,不论是评选的人,还是在外面看热闹的人,脸上都有那么几分意犹未尽。
明令宜也统计出来了分数最高的三位获胜者。
看见名单上的其中一个名字,明令宜不由勾了勾唇角。
她们刚才的比赛,为了彰显公平,是让人直接念出来,不仅能让评审的两位大人听见,也能让在场围观的百姓们都听见。但是在念诵的时候,只念诵了诗词本身,可没有念出归属的创作者。
明令宜则是在先前食客们提交上来的原作上,标注计分和总和。
评选出来的前三名里,第二名,赫然写着李砚的名字。
她家小团子竟然这么厉害。
明令宜从前可没怎么关注过李砚的学业,她都还觉得小团子现在就应该无忧无虑地跟同龄人玩什么过家家,就算是课业不好也没有关系。
再加上明令宜觉得课业上的事,哪怕自己不操心,恐怕李昀这个做亲爹的,也不可能不上心。
只不过她没想到的是,一个才五岁的小团子,竟然能这般厉害。
在两位颇为有才学的大人面前被选中,又在这么多份参加活动的诗词中,脱颖而出。
这宣布活动结果的活儿,明令宜自然而然地交给李昀。
虽然她才是活动的承办人,但是相比于自己,肯定是李昀宣布这个结果,更能让人兴奋和向往。
她开门做生意,现在有李昀这么一个宣传食肆好的机会,放过才是损失。
日后人家谈论明家食肆的活动会说什么?那获胜者的名单可是由当今皇帝亲口宣布,这听起来多有面子?
哪怕是以后还有人模仿她们食肆的活动,那给人的感觉和带来的影响能一样吗?
等到李昀站起来后,明令宜笑眯眯点了点头。
她没有现,就在刚才自己跟李昀之间的那点眉眼官司,也落进了另一个人的眼中。
江玉川从李昀出现开始,目光就有些控制不住地朝着两人身上落去,忍不住想偷偷观察。
昨夜从明家食肆离开后,他几乎都没怎么休息,满脑子都是疑惑。
明家娘子在见到皇上的那瞬间的反应,实在不像是寻常百姓第一次见到皇上的样子。
那是什么关系?
他始终不愿意相信明令宜跟皇上会是什么旧识,事实上,这样的两人也应该不能是什么旧识。
可从刚才皇上出现后,江玉川观察着两人得出的结论,却推翻了他此前的猜想。
若不是旧识,那也不会是什么萍水相逢的关系。
皇上和明家娘子之间,有一种他都说不上来的亲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