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非正常武侠:别人练武我修仙 > 第184章 大庄村建设实录(第6页)

第184章 大庄村建设实录(第6页)

“婶子,我姐姐说了,黏土里要掺三分之一的茅草,这样黏性才够。”

她拿起一把茅草,剪成寸许长的碎段,混进黏土里,再用水混合,双手用力揉搓起来。

“您看,得顺着一个方向揉,把稻草和黏土彻底拌匀,揉到能攥成团、扔在地上不散,这样的泥做出来的土坯才结实。”

李婶学着阿青的样子,果然,黏土渐渐有了黏性,揉成的泥团稳稳当当不会散。

她激动地拍着手:“成了!阿青姑娘,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这土坯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做好呢。”

“都是我姐姐的主意!你们听我姐姐的准没错。”阿青脸上满是自得,“大家都按这个法子来,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孩子们也没闲着,除了学习药草知识,也会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八岁的小石头领着几个小伙伴,在营地周围拾捡枯枝败叶,堆成小小的柴垛。

他们力气小,搬不动大木头,就专捡细树枝,小脸憋得通红也不喊累。

阿青见了,从怀里摸出块糖递给他:“小石头真能干,歇会儿再捡呀,别累着。”

小石头接过糖,剥开纸塞进嘴里,甜得眯起了眼睛,却摇了摇头:

“我不累!我要多捡点柴火,帮大家烧土坯。我娘说了,再加把劲,我们就能有家了。”

说完,又拎着小篮子跑远了,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不过大家在笑的同时,心里不免又有些心酸。

孩子们恐怕早就想要有个安稳的家了,而不是一直在外漂泊。

做土坯的模具是晓提前让朱家兄弟帮忙打的,长方形的木框,正好能做出一尺长、半尺宽的土坯。

妇女们把揉好的泥填进模具,用手压实,再轻轻磕出,一块块土坯整齐地码在空地上晾晒。

阳光洒在湿润的土坯上,泛着淡淡的土黄色光泽。

两天后,土坯彻底晾干,晓指挥着汉子们往窑里码土坯。

“一层土坯一层柴火,柴火要选干透的松木,烧起来旺。”

他站在窑口,接过汉子递来的土坯,小心翼翼地码放,“土坯之间留半寸缝隙,让热气能流通。”

码完窑,晓用黏土封住窑口,只留下进火口,点着了第一把火。

“接下来两天两夜不能断火,得有人轮流守着。”

他安排了两个汉子值班,又叮嘱道,“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看到排烟口冒黑烟就是烧透了,冒白烟就添点柴。”

守窑的第一夜,晓亲自带着值班。

篝火旁,他望着窑口跳动的火焰,忍不住和身旁的汉子聊起来:“我们终于又要有自己的家了。大家加把劲,尽快把房子建起来。”

身旁的汉子叫王强,以前是猎户,身手非常不错,性子却憨厚:

“是啊,多亏了元姑娘和你,咱们才有机会在这儿安家。以后我们守着这片山,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了。”

晓拍了拍他的肩膀:“会的,等房子盖好,菜园种起来,矿也开起来,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两天后开窑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连正在勘测矿脉的朱家兄弟也凑了过来。晓小心翼翼地拆开窑口的黏土,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清香。

窑里的土坯已经变成了青灰色,敲上去出“砰砰”的清脆声响。

他举起一块土坯,狠狠摔在地上,土坯只裂了一道细纹,并没有碎开。

“成了!这土坯结实得很!”晓兴奋地喊道,乡亲们立刻欢呼起来,妇女们纷纷上前,把烧好的土坯搬到建房的场地,码得整整齐齐,像一堵堵矮墙。

建房正式开始时,朱家五兄弟忙完矿上的活就赶来搭手。

朱老大力气大,负责搭房架,他选了几棵最粗壮的松树做立柱,又扛来横梁,站在木架上,接过下面递来的木材,稳稳地安放在立柱上,嘴里还喊着号子:

“左对齐,右放平,稳稳当当立正中!”

下面的汉子们跟着号子用力,合力把横梁固定好,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叫苦。

朱老二则指导乡亲们砌墙:“土坯要错开码,这样墙才结实。缝隙里要抹厚泥浆,不然漏风,冬天住着冷。”

有个叫张大叔的汉子砌的墙总是歪,急得满头大汗。

朱老二见状,放下手里的活,走过去帮他扶正:“大叔,您别急,砌的时候眼睛看着前面的线,每块土坯都要对齐,泥抹匀了再放第二块。”

他手把手教张大叔砌了三块土坯,张大叔渐渐找到了窍门,墙也越砌越直。

“朱二兄弟,真是太谢谢你了!”张大叔擦了擦汗,感激地说,“要不是你,我这墙肯定砌不成。”

朱老二摆摆手,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客气啥!以后你们住这房子,得结实点才放心。”

阿青则带着几个妇女规划菜园和蓄水池。

“蓄水池挖在房屋西边,离厨房近,方便取水做饭、洗衣浇地。”

她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个长方形,“长三丈,宽两丈,深一丈,四周用石块砌起来,防止渗水。”

汉子们立刻动手开挖,挖出来的土正好填在附近的低洼处,平整出一片两亩大的菜园。

阿青带着妇女们在菜园里挖出整齐的菜畦,撒上带来的小白菜、萝卜、菠菜种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