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山比山车到山前
张二在父亲那里听说母亲正烦着,没好打听什么事,回来嘱咐许忆湘多去坐坐。
“也好解解闷,你平日在家又没事做。父亲这会也心烦着,我们做晚辈的,还是要体贴些。”张二说得很认真,好像许忆湘平日确实没事做,又好像她去段氏屋里坐坐真就能把人开解了:“对了,昨儿我叫你誊抄的东西放哪了?我这会去铺子里,正好交给管事的。”
“已经叫他拿走了。”许忆湘侧身坐在铜镜前,亮澄澄的镜面里只映着张二的脸。他看去有几分别扭,正一正衣襟,数落道:“这像什么话?”
“那会正好父亲出门,使人过来问——”许忆湘刻意放慢语调,果不其然见张二点头。
“原是如此。”
她勾一勾唇角,拿来外衣照顾张二穿上。直到张二走远,那抹笑也没落下,依旧牢牢擒在唇角。
段氏这会烦不烦不好说,但是张老板倒是一定没有为眼前心烦。
他听说那学塾竟把那一伙织纱的‘请’去做先生,没听完伙计传话就先大笑三声。
看来沈州牧也是没什么好法子了——张老板捻着胡子,得意洋洋——这边的工匠
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即使在前面的田间地头受了州牧好处,这会也不敢先出头漏声。
织女授课更是可笑——这淮越里,哪家没有个擅织的姑娘媳妇?即便官府想靠纱绢另开一条商路,但张老板经商多年,也看出这前面打出名头靠的是州牧的面子,纱绢的好坏反而次要。
再则,即使这会真叫他们培养出来点气候,能出外商售的也是少数。被落下的未必没有借此谋生的心思,他只要跟在后面把另外的纱绢收拢起来。。。。。。
想到这里,张老板哼哼笑出声。
沈大人最好再加把劲,淮越的纱绢越出名,他跟在后面就能捡吃更肥的现成肉。最好把淮越的纱绢经营得跟蜀锦、湘绣那般——张老板想着想着,嘴角在脸颊上堆出两座山峰。
两座山,一山更比一山高,林言把淮越这边的矿坑遗害填平,但还有淮越固有的山林要修整。
纱绢的主意是黛玉提出,此时学塾的管理也大半是黛玉做主。这倒是‘民建’的好处,学塾是张老板等商户集资修建,官府虽说要管,但也不好太拂了张老板这地头蛇的面子。
张老板等着看林言吃瘪,也不介意叫里面的‘笑话’继续演。但府衙中却还端着为官的架子——前面要招教书先生收学生,林言不肯。这会征集工匠,又没人来。
府衙里难免生出些埋怨。
林言回府时正听说夫人也才回来,于是没去书房,径自往黛玉那边去。他进去时黛玉刚换了衣裳,一抬脸见林言进来,笑道:“这倒是前后脚的了。”
府衙里存续的无奈这会消散些,林言在黛玉对面坐下,想笑一笑,但最后还是没忍住,长长一声叹。
紫鹃、雪雁先后出去。黛玉心知即便他们自有规划,拖延那些不解的问询也总是辛苦些。
“可惜不能把窦先生给的那名册给他们看,不然,总也能清净些。”
“不止不能,这会还得藏着掖着。”林言皱眉,半年不长,他只能慢慢打探淮越这边人际往来,远不及窦止哀给的名册清楚。上面的名字有的已经划去,有的还带着墨香,不难想到这几十年来,窦止哀都一直留意着淮越的动向。
这也是太上皇的意思吗?林言捻一下手指,那柔软纸张的触感还留在指肚,他暗道跟那些已经确定是蛀虫的共事实在心烦眼烦。
——只是这会不是‘清理门户’的时候。
“你这会又信了你师兄了?”
“不尽信,只是倒也能给我自己的猜测做个佐证,也叫我多留心原本没声息的暗处。”林言的眉毛压下来,眼里的深潭跟着打皱:“只是姐姐,我本来想他所谓‘不能说’的,应当是这些名册的。”
“结果却把名册直接给了你。”黛玉听出林言的意思——名单是重要的东西,窦止哀能给出来,背后必然有太上皇的首肯。可是真给出来,反而没有预想的那般重要了。
如果连这样上奏出去便会振动许多干系的名册都不重要,那么藏在窦止哀未尽之语后面的‘考验’就显得非常可疑。
太上皇是个愿意培养晚辈的人,但同时他疑心病重,首先要确保林言的忠心依旧是自己一脉。
即使他给了那封圣旨。。。。。。
可林言已经接下来,也‘认命’自己之后恐怕要做个孤臣纯臣。那么,太上皇究竟要怎样的表现,才能确定林言‘绝对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