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天人幽冥 > 第163章 上古的真相(第2页)

第163章 上古的真相(第2页)

“福生无量天尊!”“这位居士说得好!字字珠玑,人深省。”

她先是肯定了灰衣年轻人,继而面向众人,语气变得庄重而恳切:

“吾辈修行,修的是心,持的是道,为的是护佑苍生。若一味执着于血脉出身,而蒙蔽了双眼,看不见眼前活生生的侠义之举,赤子之心,那才是真正的入了魔障,背离了修行之本意!”

说到此处,她目光再次落回盛青鸟身上,语气中充满了肯定与回护:

“青鸟居士侠义为怀,赤诚担当,难道还抵不过那些莫须有的流言蜚语吗?”

“若因一丝尚未辨明的妖血嫌疑,便要否定他所有的善行与奉献,寒了义士之心,那我等着重的,究竟是‘人’或‘妖’的皮相,还是那颗向善的‘心’?我等扞卫的,又究竟是世间公义,还是自己那点狭隘不堪的偏见?”

瑶光真人的话语不急不缓,却如春风化雨,又似重锤擂鼓,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她不仅肯定了灰衣年轻人的观点,更将青鸟拔高到修行本意、公理正道的高度,力赞其侠义为怀的品行与赤诚担当的勇气,使得任何基于出身的攻讦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番回护,既有理有据,更蕴含着一派宗师的气度与力量。

就在瑶光真人话音甫落,余音仍在广场上萦绕之际,一直闭目养神的司徒掌门忽然睁开双眼。他并未多言,目光扫过瑶光真人,微微颔,似有同道相惜之意,随即望向场中的盛青鸟与那灰衣年轻人,眼中流露出赞许的光芒,缓声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瑶光真人此言,大善。”

“我道门祖师有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是人是妖,终究皮相。一心向善,践行仁义,便是暗合天道,自有祥瑞相随。若心术不正,纵是天生道体,亦难免堕入魔障。”

他抬手指向青鸟,继续道:“这位盛小友,侠肝义胆,赤诚可鉴,已是难得。若因虚妄之谈而弃善才、寒义士之心,岂非背离我辈修真济世之初心?福生无量天尊,望诸位明辨是非,以行证道,而非以言定罪。”

司徒掌门这番话,以道门根本教义呼应了瑶光真人与那灰衣年轻人的观点,尤其强调“以行证道”,从道家理念上进一步瓦解了那些基于出身和流言的攻击,使得支持盛青鸟的声音更加厚重立体,形成了佛、道两家顶尖人物共同站台的强大声势。殿内形势,已然悄然逆转。

在瑶光真人清越的话音与司徒掌门悠长的道号余韵之中,那灰衣年轻人脸上的凛然之气并未消散,却更添了几分郑重。

他并未因得到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声援而显出丝毫得意,反而是深吸一口气,迅平复了因激动而有些急促的呼吸。

他先是转向瑶光真人,继而目光诚恳地望向司徒掌门,双手抬起,极为端正地拱手过眉,深深鞠了一躬。这个礼节,比寻常的抱拳拱手更为庄重,充满了敬意。

他声音依旧清朗,但提高了声调,确保自己的话语能被清晰听见,言辞间带着真挚的感激与不卑不亢的气度:

“晚辈狂悖,一时激愤,口出妄言,搅扰清静,多谢司徒掌门和瑶光真人明鉴!感谢诸位前辈愿秉公直言,主持公道!”

这一拱手,一躬身,一番谢言,将一个虽出身可能不高、却知礼数、懂进退、心中有杆秤的年轻侠士形象,勾勒得更加清晰、可敬。

只见那灰衣年轻人待直起身子,目光如同冰冷的刀子,刮过田掌门、白奇、来高天等人的脸:“再看看你们!满口仁义道德,肚子里却尽是自私自利的算计!为了神器可以撕破脸皮,为了权力可以罔顾大局,为了那点可怜的门户之见,连最基本的公正和查证都可以抛弃!就凭你们这副德行,竟然还有脸面在这里指责别人的出身问题?!我看你们还是先管好自己那颗藏污纳垢的心吧!”

这番掷地有声、直斥其非的言论,如同惊雷,在许多人心中炸响,也让那些被点名者面红耳赤,羞愤难当。

广场之上,人群面面相觑,低语之声如同蚊蚋般嗡嗡作响。那灰衣年轻人方才所言,句句戳心,字字见血,将方才各派争权夺利、罔顾真相、仅凭出身便妄下定论的丑态揭露无遗。偏偏他说的皆是刚刚生、众人亲眼所见之事,竟无一人能站出来理直气壮地反驳,气氛一时尴尬而压抑。

田掌门方才被当众摔了个“狗啃泥”,又接连被这年轻人讥讽,早已是怒火攻心,此刻已然恼羞成怒,色厉内荏地高声辩驳:“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妖物之所以为妖,便是因其非人非兽,秉性乖张,残暴嗜血,此乃天地生成之戾气,何来善心可言?此等混淆视听之言,与那妖言惑众何异!”

白奇也立刻帮腔,语气激愤:“不错!我玄门立世之基,便是斩妖除魔,护佑苍生!若依你之言,难不成还要我等与妖物同席而坐,称兄道弟?那岂非要将我玄门千年以降斩妖除魔之根基一并推翻?”

那年轻人闻言,不怒反笑,出一阵清朗却充满讥讽的“哈哈哈”大笑声,仿佛听到了世间最可笑的事情。

“好一个‘乖张残暴’!好一个‘玄门立世之基’!”他笑声骤停,目光如冷电般射向田、白二人,“依尔等这般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善恶是非,见妖便杀的‘玄门之基’,与那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邪魔外道,又有何区别?!”

惠定大师被这直白的质问弄得面色一沉,他上前一步,手中禅杖顿地,声如洪钟,试图以更宏大的叙事来扞卫立场的正当性:“阿弥陀佛!施主此言,未免过于偏颇,曲解我辈本意!我玄释两道,历代先贤前仆后继,洒热血、舍性命,所为者何?正是为了这天下苍生免于妖邪魔物之涂炭!此乃大慈悲,大宏愿!吾等匡扶的是人间正道,守护的是亿万黎民安居乐业之秩序!妖物之力,非凡人所能抗衡,纵有未曾为恶者,其存在本身便是潜在之危,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为保大局安稳,防患于未然,岂能因小善而忘大义?!”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将自身立场拔高到了“守护苍生秩序”与“防患于未然”的层面。

那年轻人听罢,却是不屑地撇了撇嘴,随即身形微转,面向全场,声音陡然变得清越而富有哲理,竟引经据典起来:“好一个‘大慈悲’,好一个‘防患于未然’!大师可知,佛门常言,‘众生平等’,一切有情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渡化。道家亦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之下,万物并无贵贱之分,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与‘道性’。佛道两家,路径虽异,然殊途同归,其至高理念,皆指向包容与平等,而非简单地以‘非我族类’为由,行那绝灭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目光转向惠定大师,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追问,打破了场中的沉寂:“大师,方才在下所言,可有半分差错?”

惠定大师眼帘微抬,双手合十于胸前,口中缓缓念出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话音落定,便再无下文,只垂眸捻动念珠,神色平静得看不出倾向,既不否认,也不赞同,将未尽之意尽数藏在了这声禅语之中。

灰衣年轻人见惠定大师闭口不言,他又看向一旁的田掌门和白奇两人,嘴角一扬,语气一转,再次变得锐利,直指惠定大师话语中的矛盾:“怎么?到了你们这里,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潜在之危’,就可以无视经典教诲,将‘众生平等’践踏脚下?尔等在此高谈阔论要为了苍生除去妖邪,却连‘众生’究竟为何、‘正义’的真正边界在何处都未曾参透,这匡扶的,究竟是正义,还是你们自己画地为牢的偏执与恐惧?!”

说着,他转向渊空大师,郑重的行了一礼,语气带着请教,眼神却依旧清亮:“渊空大师,您是得道高僧。在下方才所言,佛门‘众生平等’之理,可是有此真意?是否为了那‘潜在之危’,便可摒弃此根本教义?”

渊空大师双手合十,面色平和,坦然应道:“阿弥陀佛。施主所言,确是佛门正理。众生皆苦,皆具佛性,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并无分别。降妖除魔,乃为制止恶行,护佑生灵,而非绝灭一族。若论心性,人与妖,孰善孰恶,犹未可知。”

年轻人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裴神符,同样执礼问道:“裴观主,您是道门高人。在下所言,道家‘万物齐同’,‘道性自然’之理,可是有此一说?是否为了所谓的‘大局安稳’,便可违背天道自然,行那绝物之事?”

裴神符目光深邃地看了年轻人一眼,又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惠定大师、田掌门等人,沉吟片刻,终究缓缓颔,声音沉稳:“道友所言……确是我道家经典所载之理。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本无分别之心。顺其自然,赏善罚恶,方合天道。滥杀,有违天和。”

得到佛道两位泰斗级人物的亲口肯定,并且其言辞远比自己的更加透彻圆融,惠定大师却一时语塞,脸色青白交错。那年轻人更是底气十足,他环视全场,最后目光扫过惠定、田掌门和白奇等人,嘴角那抹讥诮的弧度愈明显。

青鸟见那灰衣年轻人为自己仗义执言,句句切中肯綮,此刻也适时朗声开口,声音清越,传遍全场:

“这位兄台所言不假。世间万物,岂可仅凭出身族类便妄下定论?无论是人是妖,亦或是精怪邪魅,其中皆有向善之心、守正之辈。即便是我们如今要合力应对的异域魔族,想来也未必尽是穷凶极恶之徒,其中或有向往和平、不愿征伐的存在。若我等只因对方来自异域幽界,便不分青红皂白,一概视为邪魔,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与不明是非、滥杀无辜之辈,又有何异?”

他这番话,既呼应了那灰衣年轻人的观点,又将话题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左少卿一直冷眼旁观,此刻敏锐地抓住了青鸟话语中的关键,立刻踏前一步,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青鸟,声音带着逼问:“盛青鸟!听你此言,倒像是亲眼见过、甚至……结识过来自那异域幽界之魔族了?!”

面对这近乎指控的追问,青鸟神色不变,并无半分闪躲之意。他坦然迎上左少卿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直面回应:“左少卿既已问起,我也无需隐瞒。不错,在下确实机缘巧合,结识了来自异域幽界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