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天人幽冥 > 第163章 上古的真相(第1页)

第163章 上古的真相(第1页)

眼前这匪夷所思的一幕,让广场上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的惊骇与议论!

裴神符、玄微子等一众大门派掌门瞳孔收缩,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那田掌门、白奇、韩问道虽非当世绝顶,但也皆是成名多年、执掌一方的的人物,修为绝非庸手。惠定大师更是佛门有数的高僧!四人联手围攻,竟在电光火石间被这看似弱不禁风的年轻人如同扔沙包般轻易破解,甚至两人摔倒,一人狼狈落地,一人需借禅杖方能站稳!

这需要何等恐怖的实力与对战斗时机的精准把握?!

渊空、渊海两位大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惊与凝重。他们自问,即便自己出手,也未必能如此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地同时击退四人。此子年纪轻轻,修为竟已深不可测至此?

左少卿眉头紧锁,李三郎和狄隐娘更是下意识地靠近了一步,脸上再无之前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全神贯注的戒备。颖王身后那些原本气度沉稳的玄门随从,此刻也个个面露惊容,显然这年轻人的实力完全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他究竟是什么人?”

“如此年纪……这怎么可能?!”

“莫非是哪个隐世前辈的门下?或是……并非人族?”

在无数道混杂着惊疑、忌惮、探究的目光注视下,那灰衣年轻人却只是随意地拍了拍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仿佛刚才只是随手赶走了几只烦人的苍蝇。

他抬起那双清澈却带着懒散笑意的眼睛,目光扫过脸色铁青的田掌门、白奇,气息微喘的韩问道以及面色凝重的惠定大师,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诮弧度,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啧,无趣。”

“还以为能活动活动筋骨,结果……就这?”他摇了摇头,语气中的鄙夷几乎要满溢出来:“一个个平日里端着架子,装得道貌岸然,高深莫测,好像天下玄门尽在掌握。结果动起手来,竟是这般不堪一击,连让我热热身都做不到。”

他轻蔑的冷哼一声:“就凭你们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和这勾心斗角的心思,也配谈什么对抗魔族?真是……笑死个人了。”

青鸟听着那年轻人说话的口气,又瞥见他嘴角噙着的轻慢、眼神里藏着的倨傲,心头忽然微微一动——一个模糊的身影在脑海中渐次清晰。

这年轻人开口时的腔调,看人时漫不经心的眼神,还有那股浑身上下透着的、仿佛旁人都入不了他眼的桀骜态度,竟与记忆里某个人如出一辙,连眉梢挑起时的弧度都有几分相似,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而另一边,面对灰衣年轻人这毫不留情的当面打脸,让田掌门、白奇等人气得浑身抖,脸色由青转红,再由红转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却偏偏被对方刚才展现的实力所慑,一时竟不敢再贸然上前。

裴神符目光如电,仔细打量着通道入口处那看似平凡的年轻人。只见他身穿一件洗得白的普通灰色道袍,袍子上甚至还打着几块不起眼的补丁,俨然一副清苦修行者的模样。其面容更是普通,丢入人海之中恐怕瞬间便会淹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年轻人,方才却以雷霆手段,轻描淡写地击退了四位掌门级的人物!

裴神符心中疑窦丛生,既有对此人实力的震惊,亦有对其来历目的的不解。他上前一步,声音沉凝,带着一派之主的威严与警惕,开口问道:“阁下究竟是何方高人?为何要在我玄门大会上,行此藏头露尾、扰乱秩序之事?”

那年轻人闻言,却不急着回答,反而好整以暇地低头,伸手理了理自己那件打着补丁的陈旧道袍衣袖,动作慢条斯理,仿佛在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整理完毕,他才抬起头,脸上依旧是那副懒洋洋、仿佛对一切都漫不经心的表情,语气平淡地回道:

“高人?不敢当。我不过是个江湖上的无名小卒,看不惯你们这帮所谓玄门大派的作风罢了。今日之事,不过是给你们提个醒,敲个钟。”

他话音刚落,憋了一肚子火气的来高天立刻厉声质问,试图以门规大义压人:“放肆!玄门自有玄门的规矩章程,行事自有法度!岂是你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臭小子,凭一己喜好就能随意置喙、妄图改变的?!”

那年轻人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可笑的话,出一声短促的嗤笑,目光扫过来高天,又扫过全场那些面色不善的掌门们,言辞愈犀利如刀:“规矩?法度?哈哈!你们所谓的规矩,就是不明是非,不辨黑白,仅凭出身便可肆意污蔑、喊打喊杀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众掌门,继续道:“无辜冤枉他人之时,不见你们讲什么规矩;为一己私利争权夺势、相互倾轧之时,也不见你们讲什么法度!反倒是摆起这副高高在上、教训别人的架子时,一个比一个熟练!”

闻听此言,一直静默不语的渊空大师,眼帘微抬,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了然的悲悯。他那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不见丝毫愠怒,反而随着那字字泣血、句句诛心的质问,竟微微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颔并非赞同愤怒本身,而是对话语中蕴含的至理的印证。

待话音落下,余音在广场上震颤,全场寂然。渊空大师双手合十,徐徐念出一声清越而沉厚的佛号:

“阿弥陀佛!”

他声音不高,却如暮鼓晨钟,涤荡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绪。他望向言者,眼神澄澈而平和,缓缓开口道:

“善哉,善哉。施主字字如金刚怒目,劈开的却非仇怨,而是‘我执’与‘法执’的迷障。”

“我佛慈悲,讲求平等,视众生如赤子。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若因出身而定罪,便是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已离佛法真谛万里之遥。此为其一。”

“其二,众生烦恼,皆因‘贪、嗔、痴’三毒。为私欲争权,即是贪毒;不辨黑白冤枉他人,即是痴毒;而后又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便是贪痴之上又生嗔毒。施主所言,正是直指这‘假规矩之名,行三毒之实’的颠倒梦想。”

“规矩法度,本是导人向善之舟筏。若只用以责人,却从不律己,甚至成为作恶的工具,这舟筏便已腐朽,载不动一丝一毫的慈悲与公义。施主能见于此,便是慧眼。”

“然而,怒目金刚终需化为低眉菩萨。破邪之后,终需显正。望施主持此慧剑,亦能以慈悲心,寻那真正能普度众生的清净法度。”

渊空大师这番话,如清泉滴入沸油,虽未激起爆响,却在众人心底漾开层层波澜。殿内一众掌门、长老闻言,神色各异,多数人却是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复杂难言的眼神。

空气仿佛凝滞。有人下意识地捻着胡须,目光低垂,似在审视自身;有人眉头紧锁,嘴角微动,显然对这番“长他人志气”的佛理剖析极为不满,可目光一触到渊空大师那平静而深邃的法相,到嘴边的驳斥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在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面前,无人敢轻易造次,那无形的威仪与道理本身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一时间,广场上只闻些许压抑的呼吸声。

就在这片诡异的寂静中,田掌门强压怒火。他面色铁青,胸膛微微起伏,从鼻腔里重重地“哼”出一声。这声音短促而尖锐,充满了不屑与愤懑,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他并未出言反驳,仿佛是不屑,又或是自知在佛理上难以争锋,但满腔的怒气总需有个宣泄。只见他猛地一甩衣袖,那宽大的锦缎袖袍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出“啪”的一声脆响,仿佛要将满心的不快与尴尬尽数甩脱。动作之后,他索性将头偏向一侧,下颌紧绷,只留给众人一个写满“岂有此理”的侧影。

这一声冷哼,一甩袖,虽未一言,却已将那份“敢怒不敢言”的憋屈与抵触,宣泄得淋漓尽致。大殿内的气氛,也因此更加凝重了几分。

此时,只见那灰衣年轻人猛地抬手指向青鸟,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凛然之气:“这位盛青鸟,且不说那‘狐妖之子’的说法本就疑点重重,尚未定论!即便是事实,他体内真流着所谓的妖血,那又如何?只要他心向光明,行侠仗义,愿为这苍生黎民出力,那他便是在行善道,便值得敬重!”

就在这满堂皆寂,众人心思各异之际,只见上的瑶光真人缓缓走出。她并未看向面色铁青的田掌门,也未理会那些神色变幻的宗主,而是将温和而清亮的目光,先投向了那灰衣年轻人,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轻轻颔。

随即,她转向站在通道中央、因那番话而身体微颤的盛青鸟,声音清越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传遍每个角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