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天人幽冥 > 第160章 狐妖之子(第2页)

第160章 狐妖之子(第2页)

“两万钱?怕是他们库房里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吧?”

“真是既要面子,又舍不得里子……”

众人一边窃笑,一边无奈地摇头,对这般说辞心照不宣。

其他寺庙庵堂见状,也只好有样学样,纷纷上前表态,说法与慧定大师如出一辙,仿佛拿出寺产就像割他们的肉一般:

“天童寺,愿出一万五千钱,望我佛慈悲。”

“明月寺,愿出一万钱,阿弥陀佛。”

“凝月庵,愿出一万钱,菩萨恕罪。”

其它寺庙庵堂也纷纷表示相同态度,但是所出的钱财却在一万钱上下。

颖王脸上的微笑早已敛去,他依旧不动声色,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些表态的寺庙主持、庵主,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仿佛在静静地审视着一场早已预见的戏码。

待大小寺庙庵堂都带着几分不情不愿地表态完毕,鹤鸣山的记事弟子忙不迭地将各派认捐的数额一一记录在册。裴神符环视全场,再次拱手,声音中带着诚挚的谢意:

“贫道在此,再谢诸位道友、同门鼎力相助!有了这些资财作为后盾,我等抵御异域魔族之大业,可谓事半功倍!”

他话语微顿,将议题引回核心:“资粮既已初步筹措,现下最紧要之事,便是推举一位德才兼备、能服众望的盟主,统领全局,协调各方,以应对未来之变局。”

然而,此言一出,方才还因认捐而有些许活跃的广场,瞬间又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可谓鸦雀无声。

众人仿佛都心有余悸。先前几次推举,非但没有结果,反而引出了阴阳鼎的风波、各派家底的揭露,最终演变成了近乎逼捐的场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刻,谁还敢轻易开口?推举别人,恐被误解为别有用心;毛遂自荐,更怕成为众矢之的。

人群之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流间充满了犹豫与戒备。就连那些大门派的掌门,此刻也都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不愿再做出头之鸟。

就在这选举之事再次陷入僵局之际,一直静观其变的颖王,却缓步走到了裴神符身边。

他面向众人,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裴观主,诸位高士。方才寡人旁观,深感各派掌门,无论是威望还是修为,确皆为上上之选,是玄门之栋梁。”

他话锋随即一转,提出了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建议:“然,寡人有一拙见。盟主之位,总揽全局,责任重大,需平衡各方,或许……不必非由一派掌门亲自担任。”

“寡人以为,或可在盟主之外,另设一‘军师’之职。此职专司应对魔族之战略谋划、临阵指挥,需经验老道、威望与修为兼备者担当,可由两位众望所归的掌门共同出任,互为辅弼。”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年轻的面孔,语气中带着一丝鼓励与期待:“而这总领全局、协调各方的盟主之位,何不由各派新一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来担任?”

“年轻弟子,锐气正盛,少有门户之见,更易团结协作。且借此机会历练一番,于其个人、于各派之未来,皆大有裨益。不知裴观主与诸位,以为寡人此议如何?”

颖王这番提议,巧妙地避开了推举掌门可能引的直接冲突,将盟主之位赋予了新的含义和可能性,瞬间打破了僵局,引得众人纷纷露出思索之色。

裴神符闻言,目光不由自主地先扫过自己门下那些年轻弟子,见他们眼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随即又望向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那些各派的年轻面孔上,同样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心知,颖王此议,确实另辟蹊径,或许真能打破僵局。

一众掌门、住持们则是面面相觑,各自在心中飞快地盘算。让年轻弟子担任盟主,意味着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向下一代转移,这既是对未来的投资,也包含着风险与不确定性。但相比于之前掌门之间难以调和的竞争,这无疑是一个更能让人接受的折中方案。

司徒明镜率先颔,表示赞同:“大王此想法甚好。新一辈弟子,思维活络,少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行事往往能出奇制胜,不拘一格。借此抗魔大事予以历练,对他们而言,亦是难得的机缘。”

玄微子也随即附和:“司徒前辈所言极是。只是……”

他微微蹙眉,目光在自己颇为看重的大弟子来高天身上停留一瞬,又扫过全场,“天下英才辈出,各派弟子所长各异,或以修为见长,或以智计出众,或以德行服人。我等该以何种标准,来衡量、推举这位肩负重任的年轻盟主?需得有一个相对公允的章程才是。”

这正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推举年轻弟子,固然能避免许多矛盾,但如何确保选出来的人真有才能担此重任,而非儿戏?

就在众人思索之际,一直静立在颖王身旁的剑南道节度使李德裕,缓步走出了人群。他身着常服,却难掩久居上位的气度与干练。

他先向颖王及台上诸位掌门微微拱手,随即面向全场,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处理实务的清晰条理:

“大王,诸位掌门,李某方才聆听多时,于玄门道法乃是外行,不敢妄言。然,于遴选人才、考核实务,倒有些许浅见。”

他目光锐利,继续道:“既然盟主之位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那么所选之人,便不能只看修为高低。李某以为,或可从三方面考量:其一,根基与威望:需是各派正式弟子,品行端正,在同辈之中具有一定的认可度与号召力,此为基础。其二,智略与决断:可设定疑难之局,观其分析、谋划与应变之能。抗魔大事,非匹夫之勇可成,需洞察全局之智与当机立断之勇。其三,协调与容人:可观察其与人协作之能力,是否具容人之量,能否凝聚不同意见者共事。此点为盟主重中之重。”

李德裕稍作停顿,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具体如何,可由诸位掌门共同商议,拟定数道关卡或议题,综合考察候选弟子之能。如此,既避免了单一标准之偏颇,也能较为全面地甄选出真正合适之人。不知李某此议,可否作为引玉之砖?”

李德裕这番条理分明、切中要害的提议,立刻让众多陷入“如何选”困境的掌门眼前为之一亮,纷纷点头表示值得考虑。

玄微子听着李德裕条理分明的阐述,微微颔,此法确实兼顾了公平与全面。但他旋即想到现实困难,眉头微蹙道:“李节度使之言,确为良策。只是……如今天下玄门同道齐聚于此,若依此逐项考核,细致评选,只怕没有个七八日功夫,难以决出结果。如此一来,鹤鸣山的接待、各派的行程,恐怕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话未说完,李德裕便了然一笑,接口道:“玄微子掌门所虑极是。其实无需如此繁琐。在下之意,乃是请各派先行推举一位门中最为得意的弟子,视为候选人。再由诸位掌门共同出面,设定一两项关键考核,集中评议,择优而定。如此,快则半日,慢则一日,便可定下人选,既不耽误大事,亦能考校出真才实学。”

一众掌门闻言,面面相觑,都觉得此法既保留了选拔之意,又兼顾了效率,确实可行。当下,不少掌门便转身,目光在自家弟子中逡巡,开始斟酌人选。

玄微子也下意识地将目光扫过身后一众扶摇派弟子。大弟子来高天立刻挺直了腰板,眼中精光闪烁,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自信与期待,那神情分明在说,无论比什么,师父您必定会选我,此位非我莫属。

就在玄微子的目光即将落在来高天身上,嘴唇微动似乎要开口的刹那——

一旁的颖王却忽然转向玄微子,语气平和,仿佛只是随口一提般询问道:“玄微子掌门,寡人听闻,贵派门下有一位弟子,名为盛青鸟,天资卓绝,乃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如此盛会,何不让他也出来一试身手?”

“盛青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