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的事情结束后,朝上请皇上选秀。
左相站在一众官员前,沉声道:“皇上,如今孝期已过,后宫还空无一人,江山社稷还需后人继承,臣请皇上今年大选。”
左相对谁进宫,谁当皇后没有一点私心,但是对言御是不是后继有人比较在意。
其他打着想将女眷送入宫的人来说,选秀就很有必要了。
自古以来前朝后宫密不可分。官员想将女儿送进宫以求能生儿育女继续照拂家族。皇上也需要将重臣之女纳入后宫辅以平衡。
但如今皇上换成了言御,言御坐在龙椅上,目光遥遥,与许意笙对视,两人心照不宣。
“左相,朕,昨日拟好了罪己诏,就由福禄宣读吧。”
福禄上来的时候有些腿肚打颤,在看到言御拟的罪己诏时,他可真是吓了一跳。福禄抬眼往下看了看,吸了口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皇将社稷交与朕手,然,朕身有憾,无法传宗接代,愧对列祖列宗。今点明此罪责,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知晓国不可一日无君,择日便将亲王后辈接入宫中,朕必亲自教导,在宗族中选出一位能继承江山社稷之人,立为太子。特,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福禄宣读完,朝上大臣无不震惊。说起来他们还从未听说过不能生育的皇帝。但是要说没有开心的,那也不是。一众亲王眼睛都亮起来了。
他们都是当初夺嫡失败,或是没有机会参与的,如今却有个皇帝告诉他们,他们的子嗣能有机会称帝,还是名正言顺的称帝,一个个恨不得马上回家把不懂事的小子都送进宫。
喜忧参半的要么是家里没有女眷,不能进宫。这样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谁要是干不好活就不能升职加薪。
总之,这个罪己诏一出,算是彻底将选秀的路堵死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你个皇上都不能生了,谁想把女儿送进宫当活寡妇。
这事直接消停下去。言御也没耽误,直接将亲王家上到十岁,下到三岁的男童接入宫中。给这些孩子圈了个地,请不少老师好好教导。
言御和许意笙也会时不时的去考教一番。不管这些孩子进宫前怎么想,总有时间给他们洗洗脑。
昌荣七年,左相抵折子请辞。同年,言御和许意笙研究,既然国库因为海运变得这么充盈,那就可以开始修路了。
于是两人合计好了就拍板修路。
招工优先招那些流浪的,农忙的时候就由流浪汉顶上。农忙过了也会招民工赶工。反正有钱了,就是要展!
这样一边修路,一边到处探矿。石油虽然现在开采不了,但是硫磺还是要的。别说,还真让人探到了两处硫磺矿。
言御安排近卫秘密开采。
同年,许意笙二十八,进内阁,任辅。
昌荣十三年,各部族在长达十年之久的内战后,彻底统一。称蒙国。
蒙国统一后开始屡屡试探,给言御试探的烦不胜烦。
直接将高斐远派去边疆,率军开战。
虽然这些年开采了不少硫磺,但是硝的产量极少,火药不充裕,这次开战也打了三年之久,昌荣十六年,高斐远率捷报而归,封定远将军。
蒙国至此没有了国姓,只能归顺,赐名蒙邦。高斐远的兵接管了蒙邦所有布防,朝廷设立蒙邦使。
同年,言御立太子,太子年九岁,名言修谨。言修谨进宫时四岁,算得上自小养在身边了。言御有信心还能教导他十来年,所以早早立下太子。
当然,其他人也没送回去,不管怎么说都是往后的栋梁。国家可不是靠一个人能撑起来的。
昌荣十九年,左相府挂白帆,薛仁朗从庙宇归家。
送了左相夫人最后一程。薛仁朗在府中为左相夫人守孝三年,于昌荣二十三年同高斐远远赴边疆镇守。
至此,此世界在言御和许意笙的治理下真真正正成为了史书上的盛世。
时间好似没有在许意笙和言御的脸上留下痕迹。只周身的气势让人移不开眼。
“好想退位啊,意笙,我带你去找薛二吧。”言御揽住许意笙的腰,头靠在许意笙肩上撒娇。
许意笙失笑,“你啊,多大的人了。你现在就想退位,修谨还不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