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胜一平,决定胜负的,便是这最后一局了!
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万众瞩目之下,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这最后一局,便由朕来出题。”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题目。
这最后一题,不仅关系到苏晚与赵翰林的胜负荣辱,
更可能……蕴含着皇帝对当前朝局的某种态度。
皇帝目光深沉地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苏晚和赵翰林身上,一字一句道:
“朕便以‘民心’为题。限时一炷香,文体不限。”
民心?!
这个题目一出,众人再次哗然!
这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极其宏大,也极其敏感!
民心向背,历来是王朝兴衰的关键。
以“民心”为题,不仅考验文采,更考验见识、格局,甚至……是对为君之道的理解!
赵翰林听到这个题目,脸色又是一白。
他擅长的是引经据典,歌功颂德,或是抒一些文人式的牢骚。
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治国方略的宏大命题,并非他所长。
慕容凯的心也沉了下去。
他知道,这种题目,苏晚那个女人,恐怕……又要语出惊人了!
果然,苏晚听闻题目,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
皇帝这是……在考较她,也是在……试探她?
这一局,依旧是苏晚先作。
她并未立刻动笔,而是静立片刻,仿佛在倾听万民之声。
随即,她走到案前,提笔,写的却不是诗词,而是一篇……短文!
“民者,国之本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何以得民心?曰:仁政。……”
苏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
她从上古先贤的治国理念,谈到历代王朝的兴衰教训,
最终落脚于当下,强调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吏治清明、赏罚分明的重要性。
她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她的观点,没有惊世骇俗,却句句切中要害,直指人心!
当苏晚写下最后一个字,轻轻放下毛笔时,整座万景楼,已是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被她这篇论述“民心”的短文所震撼!
这哪里是一个闺阁女子能写出来的文章?!
这分明是……治国安邦的良策!是胸怀天下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