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长青——”穆宜华威胁着将他拉进宅子。
“哎呀松手松手,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嘛!”穆长青挣脱开,“左郎君是挺好的,不过……如今他再好,我觉得跟我们也不是一路人了。”
穆宜华又瞪他。
“你又瞪我……本来就是嘛,三哥天天打仗,左郎君也天天跟着他打仗,他们如今还坐在那些个高高在上的位子,可我们早就不是啦。他们能救苍生,我们就只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是不是,姐姐?”见穆宜华没说话,穆长青又继续说道,仿佛自言自语,“我觉得现在的日子挺好的,能和姐姐待在一起,有书读有饭吃有衣服穿,忘却旧人旧事,平平淡淡的也很好。重要的是姐姐开心,不被无所谓的人和事牵绊,能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穆宜华告诉穆长青过自由自在日子的前提就是变得有钱。此前资军花去了穆宜华大笔钱财,如今只能没日没夜地画画才能凑够刊印《儿女英雄传》卷二的钱。
一本书的成功问世,除却作者本人的撰写,还要有造纸、印刷、装订、贩售等一系列事情。如今没了陆阳书局这一两浙路最大助益,单凭自己突出重围杀出血路,实在太难。
穆宜华决定找汪其越与乔擢英合伙。汪其越虽重心全在茶叶,但毕竟有书画行的底子,乔擢英有钱还是故交,一人出力一人出钱,不怕破不了这局。
她先是去请教了汪其越。
汪其越知道她与董芳绪闹掰的时候,就猜到有朝一日她必定会自立门户,独自一个人干。他对穆宜华素来都是看好的,是以倾囊相授,不留分毫。
“书画这一行重要的不过就四样东西,文、纸、印、裱。文采这一道穆小郎君我是不担心的。要买纸,就去宣阳坊或者墨义阁,那儿什么纸都有,亦可找掌柜的做自己喜欢的样子。话本子的装订也简单,左右不过龙鳞装、蝴蝶装、裹背装什么的。
“这最最重要的还是印刷这一道工序。首先是要找雕版工,若是好的师傅,那每一个字的横撇折捺都是力道相当、深浅一致的,若是碰上那些个不尽心的师父,雕错一个字都不见得会发现。还有这印工,勤快的仔细的,一天就能给你印一千五百多张,若是倒霉碰上消极怠工的,那两层纸都能被墨水给渗透了。”汪其越说得头头是道,一看就是那个倒过霉的。
“印刷工倒是好找,即使不会,也是好教的。就是这个雕版工……”穆宜华若有所思,“我听闻杭州的雕版工人是最好的。”
“杭州的雕版工人是好,但是价高,你创业初期更多的是需要全盘考量,而不是将大量的钱砸到一个地方。明州城也有好的工人,有些经验丰富的,甚至能帮主家挑出样稿的白字,排文布局也很有经验,而且同在明州城,你还不需要支付额外的餐宿费用,只要给工钱就行了。”
穆宜华听他说的有力,点头应下,又问:“我看现在也有许多书画行用的是活字印刷,我去瞧了,倒也是方便。印字少的书籍看不出来什么,但若是印史书,字多书又厚,那可是真的方便。”
“雕版若是刻错一子整块就废了,但也有好处,你若是单印一本书,刻太多的活字反倒是浪费。”
穆宜华沉吟良久,抿嘴摇头:“不,不单单印《儿女英雄传》。既然打算开书行,就要计之长远,《儿女英雄传》只是个开头,日后要做的必定更多——就刻活字!”
穆宜华在明州闹市买下了一间二层二进的铺子。前头用作书籍贩卖,后头则是工人师傅作业的地方,上头雅间洽谈生意算账喝茶。她安排的妥妥帖帖。
穆宜华又找来乔擢英,带着他看看正在装修的新铺子,让他提点建议。
乔擢英问穆宜华要做什么生意,穆宜华透露说要开书行。
乔擢英不意外地点点头又有些担心:“刊印书籍确实可以自立门户,但这明州城的书画行还是由董家带头。若这董芳绪是个记仇的人,日后的生意怕是不好做。不如……穆姐姐你们来做香料生意吧!姐姐你懂香,香料行的行长还是我们家,我们肯定不会给你使绊子的!”
穆宜华笑了:“哪有那么明目张胆走后门的说法?”
“这才不是什么走后门呢,我们家处事公明,不会干偷鸡摸狗那档子事。但那个董芳绪不出一分钱一分力竟然抢你功劳,任谁听了都生气。你不和他继续干下去,那才叫明智。只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就是小人,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穆宜华笑着将他拉进店中,木匠们正在刷漆。
“所以我才找了你们呀。汪老板有经验有人脉,财力又能与董家抗衡,所以我找了他;而你呢……二郎,你想不想自己辟一门新的营生?”
“新的营生?”
“你们家走海上香料生意,你如今也都是子承父业,顺着你父兄为你铺好的路在走,但明州城有头有脸的豪绅都不单单只有一门生意,就像汪老板主营茶叶,但他还有书画行,柳家曾经主营海船货运和贩酒,还有制瓷和丝绸。也就是因为有其他的行当辅助,柳家即使没了大头收益,还能支撑他们那么久。狡兔还三窟,你不想做你们家的第一人?”
乔擢英闻言沉声,穆宜华也笑道:“不是要逼你现在答应,是希望你能好好想想。左右也是个赚钱的法子,还有汪老板作保,长青的书你也是看过的,纵使没有陆阳书局那般出名,我们还可以想想别的法子。”
这一番话说得乔擢英行动,他眼见得也快十八岁了,兄长在他这个年纪已是能独当一面,这几年家中的香料生意他虽管了不少,但说到底父兄给他兜底,他做事也难全心全意。若是能够开辟出一条自己的路,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经营谋划,倒是能激起他的干劲与斗志。
他思前想后,下定决心:“穆姐姐,你等我回家算算账,若是要单干,我绝不会用家中一分钱。若是数目可观,等我回家禀明父母,定来找你!”
第125章
“话说那如茵娘子被金人掳走后,我们的霍郎君心急如焚,苦寻方法无果便要只身前往金营营救如茵娘子。可那金人是豺狼虎豹,是蛇蝎心肠,霍郎君单枪匹马如何能够战胜他们呢?他麾下的将士们也纷纷劝他,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可谁知那霍郎君竟暗自垂首,神色戚戚然,说道:世间无她,便无霍樵,死生相依,死生相依啊。”酒馆茶肆说书人“啪”地一合扇子,以袖搵泪,“可叹世间真情,可惜命途多舛啊。”
“那后来呢?霍郎君把如茵娘子救下了吗?”听众们纷纷询问,眼中如饥似渴。
说书人笑了笑说道:“预知后事如何,还请三日后移步菁华书局购买《儿女英雄传》卷二,自信阅读知晓啦。”
“搞什么嘛!说了那么半天竟在这当口子吊人胃口。”路人抱怨,“还有那个什么菁华书局,什么地方?怎么从来没听过?《儿女英雄传》不是陆阳书局刊印的吗?”
“万古生和逢春客两姐弟打算自立门户刊印书籍啦,菁华书局就在罗田巷里,走进去左手边第三间就是,很好找的。而且他们说了,原先话本的价格有些贵,要三两一本,他们自己做生意,便给大家伙降价,一两一本。也算是多谢大家伙们那么长时间的厚爱与不离不弃。这位小兄弟,三日后记得去买啊。”
“罗田巷进去左手边第三间是吧?好的好的,记住了。真是的……故事讲一半这让我晚上怎么睡得着……”那人嘟嘟囔囔地离开。
说书人又嚎了几遍菁华书局的地址,便收摊休息。
穆宜华从不远处的茶水铺子走出来,塞给说书人一两银子,笑道:“多谢先生这几日替我们宣传,不胜感激,这是后面三天的报酬,还请先生笑纳。”
说书人笑着将银子收进袖中,夸赞道:“穆娘子当真是有生意经啊,祝您新年行大运,生意兴隆啊。”
穆宜华笑着摆手离开。
今年过完年,菁华书局的装修便已经接近尾声。她给工人们发了红包,让他们在开春前赶出来。工人们也勤快,打了书架、桌椅和柜台,惊蛰前便将整间铺子翻新了一遍,看起来整洁又气派。
过年期间,穆宜华也没歇着,拉着穆长青校对修改稿子,又让亲朋们看看提建议,尤其是乔擢英,直接被穆宜华抓来住在自己家中一起干活,还时不时地给她当样子摆动作画人物。
正月十五这一日,汪其越给自家的雕版工包了红包又送了汤圆,请了人家来给穆宜华做工。穆宜华将话本和图画的抄本给他们一人一份,恳请在三月前赶出来。
雕版工知道穆宜华要刻活字,便问她是要木活字、胶泥活字还是铜活字啊?
穆宜华望了汪其越一眼,痒痒牙要了铜活字。
这桩桩件件准备工作,累得穆宜华连着三月都是倒头就睡。穆长青见姐姐劳累,也没闲着,下了学就往店里赶,和乔擢英一起盯进度。
活字和图画雕版在三月下旬送到了穆宜华手中,彼时的穆宜华已然买好了纸墨刷具,找好了印工——卫兰和巧娘。
二人听见这活就觉得新奇,她们大字不识一个,竟还能做上这档子印刷书籍的活。
巧娘一开始还不乐意,怕自己给穆宜华拖后腿帮倒忙。
穆宜华笑搂着她劝慰:“有老师傅教呢,不碍事的。挑字码字排版我都会替你们做好,你们只要照着老师傅的样子重复就行啦。卷二共有五十六张纸,第一回我也只打算印两百本。你们只消一天每人各印五页,每页两百张即可,很快就能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