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穆宜华不知道自己在地窖中呆了多久,五爷又一次钻出去探看,但这一次比以往耗费的时间都要长。
巧娘抱着宝儿都不禁害怕起来:“应该没出事吧?”
穆宜华撑着墙壁抬头凝神细听,外头没有打斗之声,却闻由远及近的匆忙脚步。她心中警铃大作,立即拔出身旁的长剑将巧娘和宝儿护在身后。穆长青也拿起犁耙,却见是五爷掀开木板探头进来,他喜难自禁:“胜了!我们胜了!”
“当啷”一声,长剑落地,穆宜华什么都顾不得,连忙爬上梯子钻出榻底。她跑到院中贴着墙壁听外头的动静,奈何墙太厚听不真切,她又将横放的梯子架起来,爬上墙头看外头的光景。
百姓们三三两两上街,手中拿着水桶和扫帚,冲洗着街上和墙上的血迹。士兵们也正收拾着尸体,巡逻的人也都是汉人面孔的宋军。
穆宜华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她期盼着大宋能赢,却又害怕大宋难以获胜。可他们做到了,三哥和左郎君都做到了。
心绪奔涌,穆宜华只觉浑身的血液都在颤抖沸腾。她缓缓爬下梯子,扭头看见众人正看着她,她笑了却不知脸颊有泪:“我们胜了哈哈哈哈哈哈,我们胜了巧娘,我们真的做到了……”
或许该说欣喜若狂,或许该说劫后余生,即使如今街上仍不安全,但穆宜华还是忍不住跑了出去——她急需确认这是真的,这不是做梦。
明州衙门外张贴了告示,是临时雇佣百姓清扫大街和帮忙收尸的,应聘者众多,三三两两聚集,谈论着前几日方才发生过的生死之战。
那一刻,全城百姓好似都变成了相熟之人,不管是谁只要起个头,众人都能围过来侃侃而谈好一阵。沿街的店铺虽没有开张,但却支起了摊子煮粥煮馄饨无偿供给。
穆宜华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眼看着这一切,她是真的相信了——战争已经过去了,金人也已经被他们打退了。
天边日光渐现,照在身上暖意融融,穆宜华闭眸仰头,感受着这如同新生的阳光,心间阴霾顿时消散——大宋还有救,他们还有救。
“听说这回的草席之计是左大人想出来,真是好计谋啊!”
“襄王殿下也是英勇神武,听说他都被金人包围了还能撑到越将军和李将军去救他,还杀了好多金人呢!”
“好啊!真是太好了!有他们在,金人迟早被我们赶出去!”
人群议论纷纷,穆宜华也忍不住凑上去;“襄王殿下被包围了?可有受伤?”
“哎哟这位娘子,行军打仗哪有不受伤的,只要能活下来就好了。殿下如今到底怎么样那我们也是无从得知,但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无事的。”
“那其他人呢?那个……那个左大人,越将军李将军他们呢?”
那人笑了;“娘子还真是关心国家大事啊。他们想来应当无事,若是有事,那城中不早就传遍了吗?那些郎中们哪还坐得住,必定个个都上军营去问诊了。”
穆宜华怅然点点头,还想问军营在哪个方向,可又想寻常人如何得知这些,只好作罢回家。
巧娘和五爷已经带着宝儿回家。穆宜华刚走进家门,就看见穆长青一脸笑意地看着她:“姐姐,你看谁来了!”
他侧身一让,穆宜华抬眼望去,只见左衷忻从园中走出来,他没有梳洗,身上还带着战乱颠沛的疲惫与匆忙。穆宜华也是风尘仆仆,面容狼狈。可她却笑了,在看见左衷忻的那一刻便是由心而发的雀跃与庆幸。
幸好,他们都还活着,他们同这座城市一起都活了下来。
左衷忻站在阳光下愣怔怔地看着穆宜华,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地看看她,不必在意他人眼光,不必躲避他人闲言碎语,就只是单纯地注视她。
“长青!”宅子外有人喊,是明知学堂的学子,“走啊,去学堂帮忙,那边乱得一塌糊涂啊!”
“哦哦哦,马上来!”穆长青连忙从家中拿出笤帚和簸箕,“姐姐,我去学堂帮忙!左郎君,你记得多坐一会儿,我一会儿就回来了很快的,我有好多话要跟你讲呢!”
他笑着跳出门槛,随着同窗们一同奔向学堂。
“长青在哪里读书?”
“明知学堂。”穆宜华看向他,“你以前是不是也在那里上过学?”
左衷忻闻言一愣,垂眸道:“算是吧。”
“那日我送长青上学,还遇着左丈人了,听说他就是曾经供养你的乡老?”
左衷忻点点头:“是,我自幼丧父丧母,他们从我很小便开始照顾我了。他们的孩子去世的很早,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很感激他们。”
“明州一战大胜,左郎君若是得空了,可以去看看。他定然是很想你的。”
“一会儿你同我一起去吧。”左衷忻半垂着眼睫,神色很是温柔,“长青在明知学堂读书,认识一下义父,没什么坏处。”
穆宜华笑了:“怎么?我们不能借用你这个状元郎的名声吗?”
左衷忻睨着她:“如果穆娘子肯赏脸,下官自然是乐意的。”
二人相视而笑,庭中秋风渐起,送来桂花和栀子的味道。
“明州城和汴京……真的大不相同。”穆宜华望着庭院中繁花似锦,草木葱茏,“往常这种时候,汴京早已要穿夹衣,可明州城还如同春天一般暖和,有时候一年到头,连花儿都不会凋谢。”
“江南好风景,这或许就是独属于这个地方千百年来的魅力吧。”
“真是个好地方……”穆宜华喃喃,“什么都好。”
景好人好事好运道也好,自己的新生活由此始,大宋的新气数也由此始。
“确实……什么都好。”左衷忻语调深沉,似乎话中有话,“你也在这里,过得很好,不是吗?”
聊起这个,穆宜华可就来了兴致。她沏了壶茶又端出几套茶点,与左衷忻坐在园中谈天说地,从流民所到遇见巧娘,又讲了春儿出嫁,秋露重逢,惩戒小黑,到如今替人修画却修到了自己的原作,而后赚钱写书画插画,一路到了今日。那些岁月在穆宜华的嘴巴里说得坎坷起伏,精彩纷呈,好似唐传奇小说一般引人入胜,但是左衷忻知道,那是她与生活和苦难斗争的伤痕,或者可以称之为勋功章。
她一直都是这样一个坚韧又强大的女子,不管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可现在的她虽然没有从前的煊赫身世,没有曾经的珠翠宝钗,他还是觉得如今的她更加耀眼夺目,更加让人移不开眼。
“……然后我就挣下了这套宅子,我现在还有积蓄呢。这种把钱攥在自己手里的感觉真是太好了!”穆宜华笑道,“不是谁的赏赐,不用看谁的脸色,不用担心什么时候被什么人收走,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拿不去。对不对,左郎君?”
左衷忻没有回答,面上挂着浅浅的笑,只看着她,那眼神中包含了太多穆宜华看不懂却又令她发慌的东西。她移开了眼,随口道:“左郎君……你们要在明州待多久?”
可左衷忻没有回答她,他想从怀里拿出那样东西——是那日他们雪山分别,他递给穆宜华看的那块桃花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