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影的父亲现在是家乡地方戏曲学校的副院
长,主要是从事学生文化课这边的教学管理,但是也是个文化人,早年也做过地方小戏的剧本创作。
不过这几年全国的戏曲都不景气,大家都是苦哈哈的,一些剧团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靠着财政补贴勉强过活。
本来这些戏校里的,都不是什么特别出众的学生。这个年代还愿意来唱戏的孩子,都是家里没什么别的出路,为了尽早进剧团工作的,或是混个文凭的,所以生源是乡镇以下的孩子比较多。
池影的母亲则是本地的一所知名小学里的老师,她们家说起来都是知识分子,文化人。
不过据母亲在电话里讲,自从池影拍了那部电影以后,他们家突然就火起来了。好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跟他们攀交情,尤其是池影父亲戏校里的那些学生,总是没事有事往他们家跑。一次两次还好点,可总是川流不息地往家里涌,还没什么正事,就让母亲非常烦了。
其实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门儿清。
主要就是地方戏不景气,很多能来唱戏的孩子外形和身段都不错,也有这方面的小心思。
虽然池影父亲教的是文化课,但是现在突然有池影这个近距离的圈内门道,好多年轻的孩子们都有别的想法了,都想着能不能转行去搞影视。
身边有这样的通天坦途,自然要多转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撞上池导演,被挑出来演电影进圈了呢?
而池影父亲所在的戏校,这几年生源也不咋地,居然学校别的负责招生的领导这边也想用池影来做宣传,还想让她过年回去的时候,给戏曲学校的学生们做个报告……
池影都惊到了,她真被这种脑回路给绕晕了。池影当时就在电话里明确拒绝了:“真逗,我给他们讲什么?戏曲归戏曲,电影归电影,这完全是两码事儿!而且我自己也不是演员,我要是演员还能给他们讲讲表演,我是导演,我给他们讲剧本创作,讲怎么画分镜头?”
前世也是这样的,她当时在省台那边,戏校这边也老是找池影,问能不能给戏校的孩子们在电视节目里找露脸的机会,甚至后来还在校门口的牌子上挂上“XX省电视台戏曲指定合作单位”。
池影都不知道是谁指定,反正戏校那边有事就去找她……
她实在是怕了这群人,所以她今年过年选择不回去,说要工作,未尝没有躲这些人的缘故。父母那边也表示理解,只是嘱咐她要照顾好自己……
谈逸自己就是浙省的,拍摄基地又在浙省,所以池影早早就让他收拾好东西,一放假就赶紧回去,反正路途也不远。
而宋琳所在的苏省也是周边省份,离得也不远,他们这些人都要回去过年。
好些小伙伴走的时候都是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
姚一一则是湘妹子,她本来也想回去过年。但是拍摄开始这么长时间了,她明显感觉,四个主演中就她最势单力薄,拍摄过程中NG的次数也是最多的。
其实这也很正常,姚一一无论是从拍摄经验,还是对剧本角色人物理解,似乎都比较单薄。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潮剧情都还没有展开,她还在靠本色表演,劣势还不是显露特别明显。
故事才刚开始,她是可以凭着自身的外形优势或者角色的特点来掩饰一下,但是后面呢?
姚一一考虑了一下,就跟池影说:“池导,我想留下来过年。您能帮着我捋一捋剧本吗?我可能对‘青蛇’这个角色的理解不深入,有时候演不出您想要的那个效果和层次感……”
池影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青蛇”这个角色在整部戏里面,是非常出彩的,她自然也希望演员能完美地演绎出来。姚一一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愿意努力,肯花时间补缺补差,那大家肯定都要搭把手的。
这边剧组请来的跟组表演指导老师姓齐,表演经验非常丰富。早年齐老师也是活跃在演艺界的,后来退到幕后,回学校教书育人了。
去年齐老师刚刚从华戏退休了,还比较有精力,身体素质也还可以。池影通过华戏夏老师这边帮忙,找到刚退休齐老师来跟组帮忙指导表演。
本来池影是想在电影学院本校找的,但是和她熟的那些老师们都挺忙。杨老师和蒋老师,还有于老师都是教大四学生的,要跟进学生毕业好多事;像赵老师又是在教大一,正是给学生打基础,立规矩的时候,所以都不好长时间离开学校。而齐老师已经退休了,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和不便了。
齐老师前段时候也说,她过年不回去了。齐老师的儿女都在国外,回去了也只有老伴一个人在家。老两口也算是空巢老人,而且她老伴还没有正式退休,说是可以过来陪齐老师在剧组过年。这样,池影加上齐老师,就可以帮姚一一来开一开小灶,捋一捋戏了。
姚一一本人也是听了齐老师的话,总觉得自己还可以表现得更好一些。
齐老师跟剧组的年轻人们在一块也特别开心,特别快活。在这种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带学生钻研表演,干着自己热爱的事业,齐老师自己觉得都有一种焕发第二春的喜悦感。
齐老师也不止一次的对四位主演说,“你们是遇到了好剧本了!一个演员,一生很少能遇到一些能触及灵魂的角色,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你们很幸运,一毕业就遇到这种大戏,要是能演好,也不枉此生了!”
所以姚一一就更想把握住这种机会了,她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更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
不过四位主演里,齐老师最喜欢的还是付远琛。主要是付远琛也是华戏出来的,他们都属于一个表演体系,相互之间的交流更顺畅;而另外三位主演都是电影学院出来的,大家在学校里教的还是有差别的,不能说难教,但是总是要多说几句,多解释为啥不太对……
虽然剧组的日常拍摄很累很忙,一个个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但是总体气氛很不错的,大家都觉得很舒服。
陆伟不想回去的原因,是他想静下心来,盘一盘当下的已经拍摄的镜头,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更上一层楼的地方,也把后面要拍的一些场景多思索思索。
付远琛是京城的孩子,他也说了不想回去,太远了,不想折腾,和孙妍妍是一个调调。付远琛一看起来就是家里条件好,浑身有一种矜贵的气质,跟大家总是有点生疏,不像池影和谈逸,宋琳他们什么话都能说。
大家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宋琳私底下就偷偷称付远琛为“少爷”,虽然池影说了她,但是时间一长,有时候池影和自己人聊天时嘴一没把门,也会一秃噜,喊“少爷”。
腊月二十九那天,东阳拍摄基地这边下起了鹅毛大雪,特别漂亮!
浙省是南方,冬天很少会下这种大雪。剧组留守人员都待在拍摄基地招待所里面,没出去。
因为饭店的人都是本地的,也已经回家过年去了。他们就自己动手做饭,也搞得有模有样的,毕竟都是已经走进社会上人了,这些都是小菜一碟。
结果腊月二十九那天晚上,谈逸居然一头一身白的跑回剧组来了!
池影非常震惊:“你怎么又回来了?都已经进入春运了,到处都没车,外面又下这样大的雪,太危险了!”
“我这边隔得近,就跟着长途汽车过来的。”
谈逸没说实话。
其实雪太大,长途汽车已经不发车了,路上能见度太低,很多路都封了,车子非常少。他是花了高价专门包车过来的,而且那车也只能到镇上。后来那段路是谈逸跟着当地老百姓的三轮车过来的。
那辆三轮车是镇上那家饭店好心,给剧组在年前最后一趟运菜车。
“你们都好吧?”谈逸回去了以后,心思也不在家里头,老是在想着剧组这边的小伙伴们……用他父母的话说——魂都丢了。
那天早上看到下大雪以后,谈逸再也坐不住了,就简单收拾了一下想回剧组。
谈逸直觉很准,难得遇到这样一个有特色的景,池影她们说不定就会突发奇想,想拉人去拍些镜头,这时候缺了他这个主
角就很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