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 2030(第5页)

2030(第5页)

虽然放到现代来说,所谓“局长”可能就是村庄里头,带着一整套炊具物什,去承包人家红白宴席的大厨子,只管做菜,其余不论。

但是在宋朝,“局长”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宋朝的四司六局单拎出来能够成立一整个行业。

而只管行业之下,这六局又可以细分为“果子局”,即专门承包宴席上的果盘。“蜜饯局”,即专门承包宴席上的蜜饯。“菜蔬局”,专门承办荤素大菜。

“油烛局”就是专管晚上宴席的照明,和冬日宴席的取暖。“香药局”则是专管收拾香炉,和为喝酒喝过头的客人提供醒酒药。

另外管插画、挂画以及擦桌子、抹板凳等清洁和装饰工作的被称为“排办局”。

六局之外就是四司:厨司、茶酒司、账设司和台盘司。

只通过名称,也能大概猜出这几司分管什么。

一般来说,四司六局都是宫里头才能用得上的。

但宋朝士大夫阶级格外受优待,再加上宋朝很乐意给文人补贴,所以到了宋朝后期,只要是能出得起价钱的人家,都可以在家中摆起四司六局。

有了这些人的帮忙,主家确实能减少许多承办宴席的麻烦。

只不过经过百年光阴过迁,到了现代,四司六局的习俗被人逐渐简化,以至于遗忘。

现在还能存留的,大概就是承办后厨配菜和烹饪事宜的“厨司”,以及现代农村红白宴席里头最常见的,管请客送客,登记亲友人情往来,和点歌台人情的“茶酒司”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司六局,每一司,每一局,都各有一个主持人,并非是一人统筹管理全部。

柳霄所说的“至少十贯钱”,其实也是这整个四司六局共同分摊下来的钱。

就是钦天监司正是个肥差,家里人出手阔绰些,又想大操大办,摆大排场,所以请四司六局的银子能出到二十贯。

平分到这十个主持人身上,就是每个两贯钱,也就是两千文。

但柳金枝已经满足了。

要知道宋朝的县令一年的俸禄也才十贯呐。

于是立马答应下来,又与少女确定了具体过府的时候,即是一月末,二月初。

司□□上先付定金,大寿做完再付剩下的一半。

柳金枝忙不迭地点头答应,态度恭敬有礼地送走了少女。

柳霄、月牙和杜卫三个,也都跟着有样学样地对着少女行礼。

等到少女的背影再也看不见了,几个人才互相对视一眼,嘴角再也压抑不住地笑作一团。

旁边的食贩们自然也听见了这一喜事,除却嫉妒、羡慕,剩下的便全是恭喜:

“恭喜恭喜,娘子这回可是接了笔大生意。”

“娘子好手艺,这生意怕是要越做越红火了。”

“司正家的局长,说出去便是金字招牌啊。”

……

御街上的食摊本就是一个挨着一个,柳氏食摊接了“司正家四司六局的邀请”一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的众人皆知。

连街对面的蔡老都知晓了,还特意走过街来与柳金枝贺喜,并且又给了柳金枝一个红封。

柳金枝连忙推辞,道:“蔡老,这可使不得。”

“娘子收下吧。这红封一是祝贺娘子生意红火,二是谢谢娘子那天做的一尾鱼,解了老朽的难。”蔡老笑道。

柳金枝道:“我虽为蔡老做了鱼,可您也早就谢过了,怎得又封红利给我?”

“我早该跟娘子说的,却因为这两日生意忙,一直没来得及开口。”

蔡老笑道:“柴相公的夫人十分爱娘子做的鱼,她孕中一直不思饮食,那天倒是破例多吃了半碗红梗米。柴相公一时高兴,就封了一钱银子给我。按理说,应有一半是娘子的,我这便封来了。”

想来这位柴相公是格外疼爱夫人了,就连夫人多吃了半碗米都高兴成这样。

柳金枝就把红封收下,福身笑道:“那我就不推辞了。”

了了心事,蔡老才回了饭馆。

一钱银子的一半便是五十文,加上今日做夜市赚得的钱,竟然五百文有余。

一家人回家之后,照旧排除下一月的成本,将净赚所得尽数放入了高粱酒坛子中。

柳霄见一日夜市下来赚的不少,就道:“阿姐,不如你教我做些简易菜式吧。等阿姐去司正家里主持四司六局,我就可以帮阿姐看摊子了。”

能多赚一点是一点,谁能嫌银子多呢?

其实柳金枝的想法与柳霄不谋而合。

毕竟现在才一月中旬,离约定的二月初还有半月时间有余,柳霄又不笨,努力学的话,蝌蚪粉、馄饨、馉饳一类的吃食肯定能学会。

也就欣然答应:“好。”

于是半月内,一家人就在安安分分做夜市,勤勤恳恳学手艺的时光中度过了。

直到约定那天,司□□派了一位丫头来接引柳金枝进府。

都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今天好歹是要外出见大客户,穿着不可再像以前做夜市一样随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