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接过儿子手里的锅铲——
“起锅了,”我说,“别炒糊了,日子还要吃呢。”
阿斗的脚慢慢落地,像踩进自己的影子。
灯管又闪了一下,终于稳住,光铺下来,冰面成了水面,我们仨站在里头,倒影碎成一圈圈涟漪,却谁也没再跺脚。
如果你想再加点幽默或地方味儿,我也可以再调一版。
儿子比他爸高一头,肩背一展,像一棵忽然拔节的竹,把整个厨房的门框都堵得满满当当。
他冲过来,声音劈了叉,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你凭什么打人!”
那一声,像把钝刀,划开了我们一家三口之间那层早就脆得不像话的冰壳。
我看见他垂在身侧的手在抖,指节捏得白,却硬是把掌心收成了拳,没有挥出去——
那是他从小到大的习惯:怕,却先护住别人。
阿斗愣住,脚还悬在刚才踹我的位置,靴底沾着汤渍,此刻却像被钉在半空。
他抬头看儿子,眼神里第一次浮出“我竟要仰脸”的恍惚。
我喉咙里滚着一句“别”,却没来得及出口。
外卖平台的提示音“叮——”地刺进来,像裁判吹哨:
“订单即将时,请尽快配送。”
我抄起刚出锅的鱼香肉丝,盖子一扣,塑料袋一套,动作一气呵成。
冲出门的前一秒,我回头——
七七挡在他爸面前,背影像一堵新砌的墙,墙根还在颤,却死活不挪。
阿斗的肩膀垮下去,那只悬着的脚终于落地,踩在自己的影子里,出极轻极轻的一声“噗”,像泄了气的皮球。
我飞奔下楼,楼道灯一层层亮起,又一层层熄灭。
胸口的风哗哗往里灌,却带着滚烫的甜——
那个小时候连滑梯都不敢独自坐、被隔壁小狗舔一下都要哭半天的孩子,
今天,为了我,把最恐惧的“对抗”两个字,写进了自己的骨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楼、三楼、二楼……
每一步都像踏在过去的日历上:
三岁,他攥着我裤腿不肯进幼儿园;
七岁,他站在讲台边憋得满脸通红也不敢报名朗诵;
十二岁,他被同学抢了篮球,只会回家躲在阳台悄悄抹眼泪……
而现在,十七岁的他,声音劈叉却洪亮:“你凭什么打人!”
我冲出单元门,夜风裹着桂花香,一刀刀削在脸上,却削不走我乱飞的嘴角。
电动车座垫冰得透心,我一拧油门,车子“嗖”地窜出去,像逃离,更像奔赴——
奔赴给那个终于敢替母亲拔剑的少年,挣一份准时送达的五星好评;
奔赴去证明:
他护我一次,我就能为他把整座生活的冰山都炒成一锅热菜。
后视镜里,厨房的窗口亮着,一大一小两道剪影,一个低头,一个抬手,像达成了一场无声的休战。
我收回目光,迎风大喊——
“订单已取货,预计十五分钟送达!”
喊声散在夜色里,带着葱花味,也带着泪光。
七七站在灶台前,锅铲还攥在手里,指节因用力而微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