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妙厨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架势(第1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架势(第1页)

听得孙女儿说起今日宋记菜色,尤其是那外冰内热,酸甜开胃的咕噜肉,并软熟异香,一咬一口汁水的紫苏黄瓜,小儿无心,只会没有章法的一通乱夸,却不知道越是如此,越能叫大人想象。

都不是什么特别的菜色,甚至食材都多数平价、易得,但听得那样搭配,又听说做法,苦夏许久的贺老夫人,看着咽口水的珠姐儿,在一瞬间就能猜到味道之余,情不自禁也跟着吞了口口水。

不过贺老夫人并不是一味纵着小孩的长辈。

她劝道:“你七哥哥才回来,家里许多事要忙,另还要回学中读书,姐儿听话,不要打搅他做正经事。”

珠姐儿快乐的小脸一下子就暗了下去,道:“好吧!”

但她立刻打起精神,问道:“那等七哥哥放假了,能不能去的?”

话一出口,又自己给否掉了,道:“七哥哥放假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我肚子里头生了小饿虫,它刚刚告诉我,很想吃那个咕噜咕噜叫的肉,吃不到,我要肚子痛的——祖母,我能不能自己去找小莲玩呀?!珠姐儿是个大孩子,能自家上门做客了!”

虽说有外侄带着,贺老夫人依旧是打听了宋记一番,才把孙女放出去的,自然晓得那一家的情况。

她道:“你去找的那一家姐姐白日要去外头出摊做买卖,你这样小,没大人陪着就自家上门,她们还要分一份心来照顾,不就给人添麻烦了?”

又道:“况且没个招呼就去,旁人会说咱们家里不讲规矩的。”

珠姐儿闷闷地“哦”了一声,显然十分丧气。

贺老夫人就哄道:“不是什么难菜,叫厨房里头明日照着给咱们珠姐儿再做一份!”

“那不一样的!家里没有小宋姐姐呀!小莲也不在!我还说给她带医书呢!”

她又把自己要做门园子,小莲说要学医的壮志大声宣扬一遍。

贺老夫人早知道那家有一对进京投亲的母女,如今听得小的那样有志向,也在习字,更难得那小娘子真的教,虽不知道怎么个教法,最后又能学成什么样,但能有这个心气,她就很喜欢,便道:“下回去,过几天再去!”

又道:“你七哥哥不得闲,等祖母得空了带你上门就是,你自己先挑几本医书——但咱们珠姐儿却不能胡乱挑,既要交朋友,就得真心诚意——挑出来以后,要过来同我说为什么那么挑,把我说服了,才能一起去。”

珠姐儿前一息高兴得险些蹦起来,后一息又不高兴了,嘴巴撅得能挂油瓶,抱怨道:“人家本就要自己一本一本好好挑!祖母这么一说,倒好像是我得了提醒才晓得自己用心!太坏了!我不肯依!”

贺老夫人只好抱着孙女的头揉啊揉地道歉,当面又把从人叫来,交代道:“给那宋记食肆的小娘子下个帖子,问她哪日方便,就说我们祖孙两个想要订个席,上门做客,看看成不成的!”

珠姐儿立刻就笑逐颜开,不住夸,说“祖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祖母”“我最喜欢祖母了”云云云云,把那老夫人哄得连嘴都合不拢了,才开开心心回屋歇下。

等孙女睡了,贺老夫人才把今日一道上门的嬷嬷叫了过来,细问了晚饭时候情景。

那嬷嬷形容了一番,最后道:“小娘子行事周全得很,看着妥帖,人也敞亮,但到底才见了一回面,不晓得端底。”

又道:“那一对母女都勤快,手脚也干净,难为的是很有精神头——小女娃比咱们珠娘子还小两个月,一刻坐不住,也没人催,没人喊,自己就急着记着要去洗豆芽。”

贺老夫人听得叹气,道:“一个寡妇带女,一个孤身小娘子,日子都不容易!”

说着,特地把贴身侍女喊了过来,道:“叫她们送帖子时候客气些,不要张门显第,珠姐儿是上门去找伙伴玩的,没得叫人以为要臭显摆。”

一时又忍不住抱怨道:“这个小七,叫他遇得好吃的给我捎带一点子回来——枉我平日待他那样亲厚,竟是一样没有!”

那侍女笑道:“表少爷不是带了许多才摘的鲜嫩瓜菜吗?老夫人先前还夸他体贴!”

“那是不晓得他们今晚吃这许多新鲜菜色,旁的不说,那麻糍总能带吧?他分明晓得我娘家余姚的,自来喜欢糍粑、年糕一应糯食!”

那嬷嬷少不得帮何七说话,道:“老夫人倒是错怪表少爷了,他原想带的,因那宋小娘子说麻糍一点不能放,一冷就硬,才罢休了。”

一时又将宋妙拿纱布搓糯米成糍的做法说了。

“我看咱们姐儿吃,软乎乎,都不用水就,一下子就吞进去了,本还嚷着再要,因是糯食,我也不敢叫她多吃,忙拦下来了。”

贺老夫人是吃糯食的行家,听得竟是有点坐立不安起来,不禁问道:“这样软么?”

那嬷嬷虽没吃过,却是答得斩钉截铁,道:“七小少爷夸个不停,说吃了同没吃一样,一下子就滑进肚子了!他那样嘴刁,说的话想必靠得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贺老夫人忍不住道:“那我得试试!”

又道:“自进了京,虽也能找到南边厨子,做出来年糕也好、糍粑也好,全不是小时候那个味道,也不晓得哪里出了问题——我总觉得水也有问题,连呼的气都不对的!”

她急忙又同那侍女道:“送帖子时候再问一问那小娘子,只说今日的菜,旁的不打紧,那糍粑、紫苏黄瓜同冰镇咕噜肉,我很想试一试,看看她能不能备上!”

珠姐儿小,见识自然少,见到个蓑衣黄瓜,只觉得又稀奇又好玩,吃到夜来香猪肉片汤,因喜欢花,反复夸了又夸,稀罕得不得了。

贺老夫人这样的年纪,出挑的刀工也不晓得见过多少,对所谓的新口味、花把戏并不怎么感兴趣,因牙口不太好,她更喜欢咬得动,却又不是一味蒸焖炖的,希望厨子能把熟悉的家常的食材做出好口味、好口感来,尤其又怀旧,故而一番听下来,中意的是那软熟的紫苏黄瓜同麻糍,另还有又冰又热,偏又一点都不硬的酸甜口肉。

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麻糍。

虽不知道那宋家食肆做出来究竟是什么口感,又合不合自己口味,一想到小时候姐妹几个围着火炉烤糍粑吃的场景,贺老夫人不由得就生出几分期待来。

夏天不合拿来烤,但要是当真能像小时候味道,哪怕有个六七分呢,也能砸吧砸吧嘴了!

贺家在准备拜帖的时候,宋妙正听程二娘回话。

从前她就很满意二娘子行事,这一趟外出两个月,回京之后,见得对方做事那样细致,又有章法,她就更器重了。

因打定了主意要找车夫,平日里那车夫除却接送大饼来食肆,运送采买的食材,其余大部分时间是要跟着程二娘外送各色吃食,故而这寻雇车夫的差事,她就让对方自己选个合适的。

程二娘的差事办得很快。

“原是想请中人帮忙荐人,可看了好些个,要不就是嘴上无毛,要不就是做事太粗的,也有话都说不囫囵的,我想着到底用生不如用熟,就去这一阵子咱们常找车夫的地方看了看,正好有个许师傅来揽客。”

“我记得叫过他几回,今次一问,晓得咱们这里想要包半日车,他就说自己要来,问了价钱,说了上工下工时辰,他都一口答应。”

“这人今年三十九,看着个子还挺高大的,也是京城人氏,夸口说对街巷熟悉得很,家里有个六口人……”

程二娘把那许车夫的情况交代了一遍。

宋妙听着没什么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