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远不及太子!
这是圣人、朝堂诸公的想法,但,对于郑贤妃以及她所在的郑家来说,就未必肯“认命”了。
或许,他们还想争一争。
而最想要解决的就是赵王嫡出的身份。
皇后如果还在,郑贤妃等还不会生出妄念。
偏偏皇后薨了,郑贤妃若是能登上后位,赵王也便成了嫡子。
接下来的夺嫡之争,也就名正言顺。
只是,在郑贤妃前头还有个姜贵妃,姜贵妃亦有皇子。
郑贤妃完全可以来个一石二鸟。
放出流言,扳倒姜贵妃,自己趁机上位……
圣人果然睿智,只是听闻了散布谣言的主使者是郑才人,便猜到了后续的种种真相。
周既明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回禀陛下,表面上看,此事‘理应’与贤妃娘娘有关,但,臣查到,郑才人一家在族中曾经受过欺凌。”
郑才人是郑家的旁支庶出。
诸多世家大族里,有的嫡支主脉会善待族人,甚至帮扶落魄的族中子弟。
可亦有仗着是嫡支的身份,欺凌、盘剥族人的蠢货。
很不巧,郑贤妃的父亲,郑家这一支的家主,就是后者。
他自诩族长,身份贵重,对族人动辄利用、打骂。
比如郑才人,进宫的时候才十五岁,她原本有未婚夫,却被郑家强行拆散,还以父兄的前程为要挟,逼她进宫,为郑贤妃当牛做马!
周既明掌管大理寺、手握百骑司,明里暗里的势力很多,调查来的信息,也就格外详细、深入。
某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周既明都查了出来。
圣人缓缓听着,好半晌,才幽幽的说了句:“郑才人与郑家有仇?她非但不会帮着贤妃,反而有可能故意利用这层身份,陷害贤妃?”
周既明低着头,没有吭声。
片刻后,他才沉声说道:“臣查到,郑才人的弟弟,在骊山书院读书,与他交好的同窗中,有德妃娘娘的远房侄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圣人微微蹙眉。
怎的还牵扯上了德妃?
德妃与贤妃一样,都是他早年的侍妾。
德妃育有三子两女,夭折了两子一女,未入续齿,如今仅存一子一女。
儿子在皇子中排行第六,出生的时候,圣人已经做了齐王。
年纪小,没有战功,亦没有太过突出的才能。
直到现在,六皇子甚至都还没有封王。
他这般情况,别说跟太子相比了,就是赵王、燕王、魏王等,也都稳稳的压他一头。
圣人对六皇子并不十分看重,更没有想过将他列为继承人的候选。
一来,圣人有最优秀的太子,同样嫡出的燕王、魏王,都无法跟太子相比,也就不用说庶出皇子了。
二来,庶出的皇子中,有还算卓越的赵王,还有圣人偏爱的九皇子。
六皇子可谓是不上不下,怎么轮,都不可能轮到他。
圣人真的从未考虑过六皇子。
但,圣人不想,并不意味着旁人没有野心。
再者,崔德妃此次,也不是亲自动手。
她利用了郑才人,就算事,大家也会按照常理的去怀疑郑贤妃。
流言事件,不能扳倒姜贵妃,却能干掉同样有年长皇子的郑贤妃,于崔德妃而言,亦算是一种成功!
圣人脑子飞快转动。
作为男人,作为皇帝,他素来不屑关注后宫女子的勾心斗角、阴谋算计。
但,不屑不等于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