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来当文官集团定海神针的,只要这厮的文士之道在,文武两边全武行就能稳了。
魏楼反问:“不然呢?”
沈棠看向魏城:“魏侯也要一个?”
“你都喊他魏侯了,他还需要什么?”
魏城本就是二十等彻侯,这个实力不用主动讨要也可以在王庭挂个爵位。王庭花不了多少钱,但这些武胆武者能收获极大的情绪价值。真要有什么事情也愿意给面子不闹事。
关键是挂上爵位就能在国玺花名册有名。
这玩意儿有大用的。
魏楼也没有要多高的虚职,够上朝看戏就行了。他倒是要看看,康国这帮奇葩能闹出多大的热闹。沈棠给得非常痛快,但叔侄俩很快就知道沈棠大方的地方还不止这么一处。
他们住的这一处是学区房。
附近的小院在凰廷也是前三甲了。
周围一片邻居都是京官及其家眷,他们的孩子也基本送入小院就读——各家族学私学的教学质量在早些年非常受追捧,基本都是请名师大儒给孩子启蒙,只是随着近些年三院制度实行,那些名士名儒都被王庭征辟过去——此消彼长之下,三院教学逐渐成了主流。
一开始是小门小户将孩子送过去,很快连规模比较大的人家也愿意将孩子送去学习。
孩子就近念书启蒙。
小院附近一到开学季就十分热闹。
要不是沈棠特地派人来通知,让魏楼别错过孩子开学报名,叔侄俩都不知道这回事。
魏楼拉下了脸,不忿。
“老夫还能比什么小院讲师差?”
魏城道:“但你我要上朝。”
好歹挂了个虚名,也不能天天旷工吧?
阿盛也需要更多的同龄人一起玩,总不能天天掰着骷髅武卒的骨头折腾,院中的京观与骷髅堡垒是拆了搭,搭了拆,不利孩子成长。
魏楼险些被噎住。
略有些不爽,但还是去报名了。
入学考试,人山人海。
魏楼的神经时刻处于爆的边缘。
不过好在魏盛聪慧有出息,入学考拔得头筹,又有修炼天赋直接入了最好的班级。每个年级都会有一两个特殊的班级,里面的学生都是能修炼的孩子,根据资质学文习武,待夯实基础还有机会转入国子监下设公立书院。这个书院是专门培养有修炼能力的好苗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未来不说人中龙凤,但入仕概率较大。
这些搁在魏楼叔侄来看不算什么。
可成绩放榜那天被诸多学生家长围着恭喜,那种喜悦是骗不了人的。魏盛入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叔侄也开始打卡上朝日子。
第一天就见识到了康国王庭特色。
康国官袍分文武男女样式,以黑红青白四色为主,并以腰间官印鱼袋以及蹀躞材质加以区分各自品阶。魏楼收到的便是内红外黑。
行动之间,赤红若隐若现。
他一丝不苟整理好,佩戴上花押鱼袋。
康国百官认识他俩的人不多。
放眼望去多是陌生面孔,远处倒是有几个老熟人。他双手持着笏板,微垂着眼眸,放空了思绪,俗称呆。身侧有官员好奇想与他寒暄两句,也都被魏楼冰冷眼神给喝退了。
没一会儿,又有人拽了拽他袖子。
魏楼心中不耐烦。
康国官员上朝就是这个状态?
他淡声道:“作甚?”
那名户部官员一脸紧张,视线落在出列喷人的上司身上,头也不扭地跟魏楼小声叮嘱道:“我瞧你脸生,怕是第一次上大朝吧?你待会儿小心,以我经验来看,今日要糟!”
魏楼:“怎么回事?”
户部官员:“西南东南二地有人卖云。”
魏楼:“卖云?”
这又是个什么词???
户部官员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天的自然也吃天。瓜乡前两年拿到了新的瓜种,据有幸吃到瓜田实验瓜的人说,那瓜真是皮薄水多还清甜得很,是能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