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她,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却未曾磨灭那份从画作中就能感受到的沉静与坚韧。
她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几个看似纠缠不清的人围着她,似乎在争论什么遗产或者合作的事情。
她的眉头紧锁,眼神疲惫而警惕。
不知是出于对记忆中那点温暖的回报,还是单纯想找个借口接近,我走上前,帮她解了围。
我并未暴露任何关于过去的信息,只说是欣赏她的画作,偶遇不便,举手之劳。
几次不期而遇,几次顺势的、浅尝辄止的帮助我们渐渐熟悉起来。
从断断续续的交谈中,我印证了她的身份。
她的祖上是经商的,因此在那段岁月里举家遭难,被下放到北大荒。
她的父母,那对曾给过我一丝温暖的学者,最终没能熬过那里的严酷,长眠在了异乡的冻土之下。
高考恢复后,她凭借顽强的毅力考上大学,读完书后选择来到大连这座临海的城市教书,仿佛要远离内陆的一切伤心地。
因为那段不堪回的经历,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她很难再建立起对他人、尤其是对异性的信任。
这些年来,追求她的人不是没有,但大多,她都敏锐地察觉到,是觊觎她父母平反后还的那笔不算少的家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虽然我们从未相认前尘,但那种同样从时代创伤中走过的沧桑,同样对世界抱有的一份谨慎甚至疏离,让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共鸣。
她是唯一一个,无需我伪装“天才科学家”身份,甚至不了解那个身份的人,因为她似乎对科研界并不关注。
我们同样喜欢画画,用画表达自己心中的荒芜。
在她面前,我只是一个有些孤僻、有些神秘、但似乎心地不坏的“普通人”李时愿。
见证过我第一世最落魄模样的人,意味着我那充满苦难的前半生并非虚幻的人。
她就像黑暗中唯一一点熟悉的微光,让我忍不住想要靠近,汲取一点点真实的暖意。
我们之间的关系,像冰雪慢慢消融的溪流,缓慢,却坚定地流淌起来。
我们一起看海,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分享对某本书、某幅画的看法。
两颗饱经风霜、充满戒备的心,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向彼此敞开了一条缝隙。
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组建了一个家庭。
这是我两世为人,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定。
喜欢吃瓜小知青请大家收藏:dududu吃瓜小知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