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鸿升的摇头,不仅代表了他确实想让李玉清离开,也代表了他和吴家的合作,已经深度捆绑了。
政客之间,利益的合作,固然坚挺,但理念的一致,也未必逊色。
吴老爷子深深的点了点头:“对于吴家来说,根永远出在西山,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西山这块地,人杰地灵,冬暖夏凉,还是古代的龙兴之地。”
“自古以来,便颇为富庶。”
“建国之初,西山省的经济排名全国前五,现在发达的那些沿海省份,不是去倭国打工,就是来西山淘金。”
“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内陆经济发达的地区,纷纷掉队。”
“西山更是其中速度最快的省份。”
“单论地位,现在的西山,和以前的西山根本无法相比!”
“西山,还是老牌的革命根据地呢!”
“那羊泉,更是我国的第一个直辖市。”
“你再看看现在,西山还有一点古时的模样吗?”
“没了!”
“彻底的没了!”
吴老爷子说到这里,无奈的拿起了一杯酒,直接喝了下去。
曾鸿升见状,也跟着喝了一杯。
只要是西山人,就没有不痛心的。
可痛心又有什么用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本就是这么发展的。
那沪市、那香江,以及倭国、棒子,不都是后来者居上?
输了,就是输了!
这没什么好说的。
可现在输了,他们这些西山人未必也想输掉未来啊!
这一代的西山人可以输,但下一代,下下一代,不能输啊!
西山要发展,就必须拥有省内的核心产业。
现在,房地产经济在蓬勃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企业。
要不然,再过几十年,西山拿什么发展?
还是媒?
西方的那些重工业城市,已经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
东北三省的现状,也证明了这条路只有死路一条。
西山想要发展,就必须摆脱对煤炭,对资源的依赖。
可这一点,说的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吴老爷子继续说道:“鸿升同志,若是要你放开手脚干,你觉得凤城,乃至是西山,该如何发展?”
曾鸿升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激动的说道:“如果让我来做,我准备在发展地产经济的同时,寻找一条新的产业道路。”
“比如:汽车!”
“比如:网络!”
“再比如……”
吴老爷子没等曾鸿升说完话,便淡淡的说道:“西山没有汽车产业的基础,你若是想要发展汽车行业,你是准备重头开始扶持一个公司,还是吸引外省的汽车行业,来西山建厂?”
“若是网络的话,你准备发展哪些方面?游戏?网购?还是其他?”
曾鸿升听到这些,就知道眼前这位老人,并不是在和他开玩笑,自己再说那些宏观上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
曾鸿升道:“我的想法是,现在各省对本土汽车产业并不重视。”
“很多厂子在当地都得不到扶持。”
“我准备找几个发展潜力不错的厂子,让他们来这里投资。”
“BYC就是个不错厂家,他们现在在国内本土汽车的排名虽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