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袁瀚海又将京海集团的一众高管简单介绍了一下,一水的名校毕业。
其中一位主管营销的副总,毕业于江北大学经济学院,和宋思铭是货真价实的校友。
将第一次见面安排在饭桌上,意味着这只是一次初步的接触,双方先相互了解,搞清楚对方的需求,再安排正式的谈判。
再加上袁瀚海原来在青山市委办工作,属于故地重游,整体气氛还是非常轻松的。
前期谈天说地,吃到一半的时候,才聊起京海集团的自营仓储中心和物流转运中心。
“袁董,青山的情况,你很了解,我就不多介绍了,地方你随便挑,想把仓储中心和物流中心建在哪,就建在哪,优惠政策肯定也是全部拉满。”
程奎对袁瀚海说道。
丹霞的劝归团,已经到达颐和大酒店。
青山拿不下京海集团的仓储中心和物流中心,仓库中心和物流中心就会回到丹霞。
而此消就会彼长。
假设仓储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总投资是十个亿的话,那反映到青山和丹霞的GDP差距上,就是二十亿。
这还是当年,以后自营仓库和物流中心运转起来,所带动起的GDP很可能是几十亿上百亿。
这些年,青山对丹霞的领先优势,也就几十亿。
搞不好,就会被丹霞反超。
所以,程奎也不矜持了,一上来就摆出了势在必得的架势。
“程市长,既然您这么说了,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来青山前,我已经研究过了,京海集团的仓储中心和物流中心,落地青山的话,就只有一个地方合适。”
袁瀚海说道。
“什么地方?”
程奎问道。
“丰瑞县。”
袁瀚海说道。
“丰瑞县?”
程奎怔了怔,他真没想到,袁瀚海会选址丰瑞县。
丰瑞县属于青山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县,地处青山边缘,就像青山的一块飞地。
农业不靠前也不靠后,工业不靠前也不靠后,服务业更是如此,随之而来的就是丰瑞县的GDP不靠前,也不靠后。
好事轮不到丰瑞县,坏事也轮不到丰瑞县。
程奎到任青山已经快一年了,还没有到丰瑞县转悠过。
原因也很简单,找不到值得转悠的点。
“袁董为什么选丰瑞县?”
程奎忍不住问袁瀚海。
“为什么?”
“宋书记应该知道为什么。”
袁瀚海转向宋思铭。
“丰瑞县离着袁秀才村很近。”
宋思铭给出答案。
“袁秀才村?”
程奎怔了怔。
宋思铭又补充道:“袁秀才村是袁董的老家。”
“明白了。”
程奎恍然大悟。
说到底,袁瀚海还是放不下他的父老乡亲。
哪怕仓储中心和物流中心不在丹霞了,只要离着袁秀才村近,袁秀才村一样可以沾上光。
“程市长能接受到我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行为吗?”
袁瀚海问程奎。
“这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叫吃水不忘挖井人。”
程奎回道。
“程市长,我还有一个要求。”
袁瀚海紧接着又说道:“如果京海集团的仓储中心和物流中心,确定建在丰瑞县了,我希望由丰瑞县副县长陶丙致负责这两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