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 > 第156章(第2页)

第156章(第2页)

但由此是否也能印证一事?

温体仁与武士彟心中皆有所猜测——陛下的龙体,恐怕确实不太好了。

若陛下身体有恙,那大夏未来将如何维系?还能支撑下去吗?

无论夏侯玄为君如何,只要他在位一日,天下尚能勉强维持,朝局尚能稍稳。

可若皇帝不在了,新帝登基……唉,岂不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即便苏牧大军已逼近洛阳,只要涉及皇权之争,照样是你死我活。

唯有胜者,方有可能登临帝位。

莫以为太子便能顺利继位,诸位皇子无一易与之辈,纵使皇子不争,其背后支持者又岂会甘心?

绝无可能。

若非图谋九五之位,人家又何必倾力支持?

温体仁、武士彟等人忧心皇帝身后将起动荡,因而心思尽数放在如何应对日后乱局之上。

正因如此,二人全然忽略了眼下关键所在,始终沉默不语。

不过,温体仁与武士彟虽默然不语,却不代表他人也会同样缄口。

户部尚书袁可立与其他官员不同,始终实实在在为国事忧心。

他启奏道:“陛下,青州一战失利,除将士用命外,关键在于我军器械远不如贼兵精良。诸如床弩等大型军械,无论射程还是威力皆不及对方。臣以为,当前要务应是加紧研制新式兵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袁可立言毕,再次躬身行礼,恭谨询问:“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袁可立指出,青州之败再次暴露我军装备落后的问题。此乃致命缺陷,装备不如人,便难以取胜。倘若兵器相当,即便不谈士气高低,至少也能形成相持局面,不至于溃败至此。

“眼下局势紧迫,哪来时间研制新械?袁尚书此言实属本末倒置。”工部尚书周建德出列,神情严肃地反驳。

研制?开?岂不需耗费银钱?你这位户部尚书可愿拨款?

吏部尚书王世游随即出列,肃然道:“周尚书,袁尚书所言不无道理。眼下尚有时间进行研或改进。”

他暗忖时间并非没有,只是有人不愿作为罢了。王世游对周建德颇为不满,认为他若非倚仗周老太师与国丈身份,根本难堪工部尚书之任。

就在几人争论之际,丞相温体仁终于开口。他认为当务之急并非讨论军械改良,而应顾及勤王兵马入京后的巨大钱粮消耗。此时再拨银研制军械,岂非浪费?

“诸位所言虽有理,然眼下局势已不容丝毫闪失。何况户部银钱可还支撑得起?”温体仁转向袁可立,沉声道:“袁尚书当知,户部银粮不该耗于此途。如今勤王军队陆续抵京,各项开支浩大,哪有余钱供你研新械?”

此时,夏侯玄终于开口,问出最关心的问题:“袁爱卿,银两可能供应得上?”相比军械,他更在意国库是否充盈。若银钱不继,才是真正的大患。

“陛下,钱粮供应尚可维持,只是军械方面……臣以为急需改善。这方面银两该用还得用,否则敌军装备远胜我军,届时恐怕……”

袁可立斟酌再三,方才开口解释。

然而话未说完,夏侯玄便打断了他,沉声道:“军械之事非朝夕可改,如今投入再多也难以立见成效,不如将银钱用在紧要处。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袁可立只得躬身称是。

实在是无可奈何。

陛下不允,此路便行不通了。

但袁可立坚信军械问题必须重视,否则装备落后,士气又不及敌军,这仗该如何打?

形势实在不容乐观!

“陛下,臣以为徐州恐怕难以固守,不如将徐州兵马调回洛阳,以护卫京师……”

御史大夫林馆文出列建言,主张放弃徐州,调兵回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