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泰山派百名弟子,无一生还。
天乙死状惨烈,被数支长枪钉死在地。
玉矶子等人目睹门人身亡,却面无表情,唯一感受是汉军确实强大。
难怪朝廷需要我们。
唉,都是送死的命。
但玉矶子自己并不想死,只能推其他弟子去牺牲。
玉磬子忧心忡忡地问:“掌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玉矶子摆摆手,胸有成竹:“不急,我们还有办法,再等等。”
玉磬子和玉音子对视一眼,仍旧忧虑不已。
城楼上的荣奇与史文恭仍在争执,泰山派人心思浮动,而汉军已开始后撤。
虽然有些损失,但第一轮交锋下来,夏军伤亡更重。
双方都清楚,这只是初次试探。
真正的恶战,还在后头。
将台之上,苏牧静望都昌城,心中盘算下一步。
既然泰山派自寻死路,他也就有了理由对青州武林出手——各门各派,一个都逃不掉。
泰山派既然已经公然挑衅,若不采取行动,自然说不过去。否则日后谁都敢效仿。
关键在于左冷禅。此人野心昭彰,且明显与我对立,绝不能轻易放过。
此外,嵩山派地理位置特殊,与少林同处一地。是否少林有意纵容?这一点需警惕。
少林寺不可小觑。千年古刹底蕴深厚,佛门影响力遍及民间与权贵,不容忽视。
因此,苏牧必须深思,查清左冷禅此次行动背后是否有少林的影子。
另一关键在于,如何借五岳剑派试探整个武林的动向?
此时,于凤舞开口提议:“大王,臣以为或可尝试强攻。”
“强攻?”苏牧挑眉思索。
于凤舞神情严肃,说道:“吕布将军不在,敌军以为我们无人能破城。但实际上,臣可担此任。”
以她更高境界的实力,确实不难办到。
苏牧却道:“孤不愿过早暴露,况且还有更佳策略。如今敌军寄望于五岳剑派及武德司、侍卫司亲军等,以为足以抵挡,不妨再等等。”
于凤舞却认为:“暴露与否并不重要。敌军目前心态矛盾,正可利用此点,一击制胜。”
她主张迅强攻,由她破门,分头击破五岳剑派,不必等对方布好阵势。
苏牧沉吟不语,显然在权衡此策是否可行。
就在他思索之际,前线局势又生了变化。
汉军与夏军,又一次正面相遇。
荣奇和史文恭虽有过争执,但经过一番商议,最终还是达成共识。
再战一场!
前次试探虽未使汉军损失惨重,但并非毫无损伤。
想到汉军的兵力问题,荣奇再次心动。
若能再试一次,何乐而不为?
泰山派并非无人可用。
只要持续施压,他就不信汉军将领个个不畏死。
那些基层军官,难道真能视死如归?
士兵或许无惧牺牲,尚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