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我在大秦种田养家 > 第175章 匿名信诬通敌罪麦穗反将设连环(第1页)

第175章 匿名信诬通敌罪麦穗反将设连环(第1页)

天边那颗星刚亮起来,麦穗正蹲在晒场边沿,左手撑着膝盖,右手用炭笔在陶片上划下今日井水的刻度。风从西面吹来,带着干草与泥土的气息,她抬起袖口擦了下额角的汗,粗麻短褐贴在背上,已被晚风吹得微凉。

远处蹄声由远及近,一匹快马直奔里正屋前停下。她没抬头,只是将陶片轻轻搁在脚边石块上,顺手拍了拍裤腿上的灰。来人不是村里的,也不是戍卒装束。片刻后,陆恒独自走来,脚步沉稳,却比平日多了一分刻意的肃然。他手中拿着一封信,纸色微黄,未封蜡口。

麦穗站起身,鹿皮囊斜挂在肩头,里面种子轻响了一声。她看着陆恒走近,目光落在那信纸上,不动声色。

“有人向御史台举。”陆恒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什么,“说你私通匈奴,教妇人习其言语,暗传军情。”

他说完,把信递了过来。

麦穗没有立刻接。她往前半步,鼻尖微动,先嗅了嗅空气里残留的一丝纸香——淡,但有股桑树皮经石灰浸泡后的清涩味。她伸手接过,迎着最后一缕天光看了看纸面纹理,又翻过背面,指尖摩挲了一下边缘的毛刺。

“这是月氏桑皮纸。”她说。

陆恒眉心一跳。

麦穗转身,朝药庐方向抬了抬下巴:“徐先生前些日子晾在外面的墨汁,颜色泛青,还掺了苍术粉防虫。这信上的字迹,墨色偏蓝,写完后略有晕染,正是那种墨调出来的。”

药庐前,徐鹤正弯腰翻晒几捆药材,听见动静直起身子。他望过来,点了点头,没说话。

麦穗把信递还给陆恒,“若大人不信,可问他,这墨能不能用来写密报?湿气重时易糊,风大时又干得太急,连账本都难写清楚,更别说千里传递军情了。”

陆恒没接,站在原地。

“你还知道什么?”他问。

“我知道写这信的人,至少见过这种纸。”麦穗语气平稳,“也去过郡守府的书房——只有那里备着月氏商人送来的纸墨。而且,他知道我教妇人们数数时,用了匈奴语‘阿布扎’。”

她顿了顿,“但他不知道的是,我们只教到三。再多,她们不会,我也还没教。”

陆恒脸色变了变。

“你是说……”他声音压得更低,“这信出自府中人之手?”

“我不知道是谁。”麦穗摇头,“但我晓得,能进出书房、又能听见夜读会内容的,不会是普通差役。书记官、文书吏、或是随行幕僚……总归,离你不远。”

陆恒沉默片刻,忽然将信折起,塞进袖中。

“我会查。”

“不必急着查。”麦穗忽然道,“您若现在追责,那人警觉,反而藏得更深。不如……让它再飞一阵。”

陆恒猛地看向她。

“你想做什么?”

麦穗弯腰捡起陶片,吹去上面一点浮尘,“明日夜读会照常。我会让她们继续念‘阿布扎’,声音再大些。也会让徐先生多晒两盆墨汁,摆在门口显眼处。”

她抬头,目光平静,“谁再来偷纸、偷听、再写一封同样的信……那就不是匿名了。”

陆恒盯着她看了很久。这个女人站在晒场边上,腕上艾草绳随风轻晃,一身粗布衣裳沾着泥点,可眼神像井底的石,沉而不动。

“你不怕吗?”他终于问,“一旦坐实通敌,株连不止一人。”

“怕。”麦穗答得干脆,“可更怕什么都不做,任人抹黑活着的人,也糟蹋死人的命。”

陆恒瞳孔微缩。

她没再说下去,只是转身走向药庐。徐鹤已收拾好药材,正往竹篓里塞一张桑皮纸,似乎是准备带走。

“徐先生。”麦穗叫住他,“那批新制的墨条,能多留几根在晒场边吗?就放在石槽旁,别收太紧。”

徐鹤一怔,随即明白过来,缓缓点头:“成。我还可在上面压张纸,写个‘待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