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县城里最热闹。
猜灯谜,赏花灯,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福万家”市刚开门,就涌进了大批的顾客。
“哎呀,过个年可把我憋坏了!”张大妈一进门就嚷嚷,“家里的那些欠登,一个比一个能吃,把我囤的东西都吃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
她表面上给别人吐槽着自己的儿子孙子,实际上是在变相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三个儿子都在省城上班。
“我也是啊,年前买的年货吃的一点都不剩了,我的这帮孙子太能造了,快把我给吃穷了!”几个老太太在市里聊上了。
自从“福万家”开业以来,逛市成了许多城里老人的日常消遣。她们不仅来买东西,更把这里当作社交场所,边逛边聊,顺便挑些打折商品。
有时候为了几分钱的东西,早早就来排队了。尤其是鸡蛋蔬菜,碰上打折,她们腿不瘸腰不疼了,跑起来比年轻人还快。
林有福早料到元宵节会有一波购物高峰,提前备足了货。最显眼的位置摆满了各种口味的汤圆。黑芝麻、花生、豆沙……琳琅满目。
林家姐妹也没闲着。林楠带着妹妹们在市里布置了元宵节的文化展板,这些都是姐妹们用彩色画笔一笔一划画出来的。
“元宵节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赏花灯寓意照亮前程,心想事成……”
喜庆的文化科普标语,贴满了墙壁。
这些图文并茂的介绍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观看。很多人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往购物篮里添了东西。一圈逛下来,篮子里也装满了。
姐妹们还别出心裁的搞了猜谜语的抽奖活动,吸引了很多年轻的顾客来参与,又拉动了消费。
“妈,你看这汤圆多好,买点吧?”
“奶奶,我要吃黑芝麻的!”
“这花灯真漂亮,买一个挂家里!”
市里的汤圆卖得特别快,到下午就所剩无几。其他商品也销量大涨,有些货架都快卖空了。
韩秀琴忙着补货,笑得合不拢嘴:“今天这是要把市搬空啊!”
林有福看着热闹的场景,想起前世别人的经商经验。做生意就要抓住热点,及时推出应季的商品,这点在哪个时代都适用!
市外面,大街上的“社火”热闹。时不时有舞狮来市,林有福总会拿些零钱塞到狮子嘴里,讨个好彩头。
林玥听着街上锣鼓喧天,一溜烟就跑了出去,跟在“社火”后面扭秧歌。
“这个老三,一眨眼的功夫,就找不见人了!”林楠骂骂咧咧的撵出去,揪着三妹的耳朵给逮了回来。
“市里这么忙,你吓跑什么呀?”
韩秀琴看着柜子里的现金,激动的声音颤:“当家的,今天一天的营业额,抵得上平时十几天的收入!”
林有福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节日经济的魅力。”
樱桃卖时节,开市也是一个道理,要会营销。他也看明白了。自己的闺女似乎天生就是推销员,想的点子比大人还好使。
天还没黑,韩秀琴就去做饭了。女儿们着急去赏花灯,猜谜语,可不能误了时辰。
林玥已经跟在她屁股后头催了好几遍了,小姑娘跟个猴子一样,急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