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福万家”市里的草莓成了最抢手的水果。进店的大人都要给孩子们买上一两斤解解馋。
双泉村大棚出产的草莓个头饱满、色泽鲜红,散着诱人的甜香,看着都能勾起人的馋虫。
林楠看着销售记录,却皱起了眉头。她找到市员工开会:“从明天开始,草莓搞促销活动,买三斤送一斤。”
售货员小红不解地问:“楠楠,现在草莓卖得这么好,为什么不涨价反而要促销?这不等于降价吗?”
林楠耐心解释:“草莓是娇贵的水果,不像苹果梨子能存放。咱们大棚产量大,如果不尽快销售,几天就会坏掉。”
“可是现在都不够卖啊!”另一个员工插嘴。
林楠摇摇头:“你们想,草莓毕竟是高价水果,大人不会天天给孩子买。现在卖得好是因为新鲜劲,等这波过去了,销量就会下降。”
她临走前特意叮嘱:“记住,绝对不能私自涨价!”
然而林楠离开后,员工们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开始嘀咕起来。
“咱们的这小老板还是太年轻,做生意哪有这样的?”小红对其他人说。
“明明能卖高价,非要搞什么促销。这一斤少赚五毛,一天得少赚多少啊!”
“就是,现在临近年关,什么不涨价?”另一个员工附和。
于是,她们自作主张,把草莓价格从一块五涨到了两块。
果然,价格一涨,顾客反应立竿见影。
“这么贵?简直就是金疙瘩,吃不起吃不起!”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摇摇头,拉着孩子去买苹果了。
“前两天还一块五,今天就两块了?你们这涨价也太快了!”老顾客抱怨道。
“算了,等降价再买吧。”很多人看看价格就走了。
这个年代的“五毛钱”可值钱了,都能吃顿早餐了。
到了晚上盘点,市里竟然剩下好几篮草莓没卖出去。
“这些顾客真小气,不就涨了五毛钱吗?”小红嘟囔着,心里却开始打鼓。
第二天一早,林楠来市送货,她查看销售情况,立即现了问题:“昨天的草莓怎么没卖完?你们是不是涨价了?”
小红支支吾吾地承认:“我们看卖得好,就涨了一点……没想到……”
林楠叹了口气:“跟你们说过道理,怎么就不听呢?现在好了,剩下的草莓都不新鲜了。”
她吩咐道:“把这些草莓分给员工带回家吃吧,记住这个教训,做生意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林楠像个大人一样,语重心长的给员工讲着大道理。
接下来的几天,草莓销量果然如林楠预测的那样开始下滑。即使恢复了原价,顾客的购买热情也不如从前了。
“看来得想个办法重拾顾客信心。”林楠琢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