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没有更多线索后,才合上档案。
实际上,以他的记忆力,看一遍就能记住全部内容。
但他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年代的档案资料竟如此简略。
这几页纸上全是琐碎小事,像是为了凑数而写,江明甚至怀疑,这些内容要么是聋老太太自己口述的,要么就是有人随意编造的。
“赵叔,聋老太太的资料真的只有这些?没有别的了?”
“没了。”
江明叹了口气,起身将档案还了回去。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档案缺了很多内容?”赵明德反问道。
“嗯!”江明点头。
“这很正常。”赵明德解释道,“咱们国家成立才十几年,很多人的档案资料都不完整。”
“像聋老太太这个年纪的人更是如此。”
“她出生得太早,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在认识她的人都没几个。”
“她的个人档案材料都是由社区提交上来的。”
“至于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有多少不实之处,根本无法查证。”
江明感到无奈:“难道她的档案资料就这样放着,没人去更新吗?”
赵明德苦笑了一下:“江明,这事哪有这么简单。”
“更何况像聋老太这种情况,已经没几年活头了。”
“谁会费心去补她的档案呢?”
江明虽然觉得无奈,但也明白这话确实有道理。
人一旦去世,档案也就作废了。
谁会去调查一个快死的老人?完全是多此一举。
江明追问道:“那她的详细资料就彻底查不到了?”
赵明德正色道:“也不能这么说。虽然聋老太的大部分资料都很模糊。”
“但有些信息还是可以查证的。”
“就像我刚才说的,关于她作为烈士母亲的身份,我们可以从她儿子的部队编号或入伍时间来核实。”
“结果现很多地方都不一致。”
江明急切地问:“赵叔,那你查到结果了吗?她真的有三个这样的儿子吗?”
赵明德摇头:“没有,一个都没有。”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怀疑她烈士母亲身份的真实性。”
说完,他又补充问道:
“江明,这个烈士母亲的身份是她自己说的,还是别人传出来的?”
“如果不是她自己说的,你就没法给她定罪。”
这一点江明当然清楚。
“我没听她亲口说过,但整个四合院的人都默认了这个说法。”
“我会回去调查清楚,看看这个说法最初是谁传出来的。”
赵明德点头表示赞同:“你明白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她为编织草鞋这件事,你也可以一并查证。”
江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行!”
这正是他最困惑的地方。资料显示聋老太确实是四九城本地人,可四九城的人怎么会去编草鞋?如果她不是本地人,又怎么住在南锣鼓巷的胡同里?这事确实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