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既然没有碾压其他人的水平,又有什麽资格给自己划定舒适圈?
要挑战!
要赢!
要全力以赴地迎难而上!
热血在胸口涌起,杭峰不再给自己犹豫的机会,脚下轻微用力,变化赛道,滑到了隔壁的3号道。
来吧!
不就是换个内进外出的方式吗?
又不是多难的技巧,至于纠结成这样!
运动员的根本还不就是自身的素质,只要技巧足够强,再难的赛道都能滑!
在他身後五米左右,正变换赛道的阿拉法特一擡头,就看见自己前面被杭峰挡了道。
这是,选择了科学路线吗?
阿拉法特的嘴角轻微勾起来,期待感瞬间被拉满。
完美的路线他背下来了,可他的身体素质却做不到。
现在,他期待杭峰的成绩,期待一个人,可以达到什麽样的程度,滑出什麽样的成绩!
杭峰这边,一旦观念转变过来,肩膀上所有的担子也就跟着烟消云散。
不过就是在比赛的时候挑战新的路线,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野雪挑战哪一次不是在滑未知的路线呢?
自己不一样可以完成的很好,可以在赛场上进步,超越自己吗!
要说应变能力,从事更多运动的自己,适应期当然更强!!
杭峰不再纠结,注意力就变得空前集中。
而且他的记忆力是真的好,全长25分钟的路线,89个弯道,每一个弯道的特点丶位置和最佳路线,都被他熟记于心。
前一个弯道才出来,下一个弯道的路线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他脚下灵活动作,只是轻微的一个用力,就像水里游鱼的一次摆尾,流畅自如的滑到了更前面。
“蛋糕塔”第八个弯道一出来,阿拉法特就笑了。
资格赛的时候,他还能在这个路段跟上杭峰,滑到这里的时候,两人虽然一前一後,时速却差不多。
两人的距离拉开是在这之後,他对高度弯道的速度阈值和操控能力没有杭峰强,所以才落在了後面。
可如今……当他从这最後一个弯道出来,滑在前面的杭峰在没有了上坡的减速後,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冲到了前面超过十米丶接近十五米的位置,而且他们的距离还在不断地拉开。
这说明杭峰的时速不仅比他快,还快了不少。
太厉害了!
杭峰这个人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只要给他点出一个正确的方向,他就能真正地飞起来。
听说“蛋糕塔”路段出来的最快速度是50迈?
杭峰恐怕这个时候已经滑到了55迈,就问其他人怕不怕!!
阿拉法特只要一想到这里个速度里有自己的一点助力,就高兴的不得了,比自己滑出成绩还开心。
山上的比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山脚下的气氛也很火辣。
默林滑出了好成绩。
不愧是这个赛道的“国王”,默林在经过资格赛短暂的沉寂後,迅速调整找到状态。
在刚刚结束的14赛上,滑出了23分28秒21的好成绩。
进23分30秒了!!
杭峰和原田丁次你快一秒,我快一秒地你追我赶,相互比拼,纠缠在这一秒钟的差距上,打的“你死我活”。
默林却从天而降,直接将时间提高了5秒左右,滑进了23分30秒。
“姜还是老的辣啊。”教练们聚在一起,小声讨论赛场上这一变化,看向默林的目光充满敬佩。
“这一次的状态明显比资格赛好,保持下去,冠军说不定又是他。”
“到底是记录保持者,而且赛场经验丰富,我也觉得最後的冠军还是默林,现在更期待的是他能够打破自己的记录。”
“是的,距离上次的记录已经四年了,差不多到了该打破的时候。”
选手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