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形意通天 > 第110章 师赐周天诀(第1页)

第110章 师赐周天诀(第1页)

幽谷深处,水汽氤氲成纱,笼着一方青石小坪。几株虬劲古松斜倚岩壁,筛下斑驳天光。溪涧自石隙淙淙淌过,清冽水声是此地唯一的喧嚣。

熊和共盘膝坐于一方略经打磨的磐石上,背脊挺直如松。九转回春丹的磅礴药力仍在四肢百骸间奔流不息,如同无数温润的暖泉,冲刷、修补着每一寸断裂的筋骨与受创的经络。双臂上焦黑的血痂已尽数脱落,新生的肌肤泛着淡淡的粉红,内里骨骼重塑,隐隐透出玉质光泽,更有一股厚重温润的土黄道韵流转其间,缓慢而坚定地滋养着本源。龟甲碎片在丹田深处微微嗡鸣,每一次震颤,都仿佛与那药力应和,将散逸的生机牢牢锁住,归拢于干涸的丹田气海。

虽不再如矿洞中那般濒死,但每一次深长的呼吸,依旧牵扯着内腑深处细微的隐痛,提醒着他那场搏命的惨烈代价。丹田虽在药力冲刷下重现生机,内里却依旧空荡,仅有那缕龟甲道韵与丝丝缕缕残余的玉色真气缓慢流转,如同初春冰层下孱弱的溪流。曾经炼气三层的十二道暗红灵气丝线,早已在连番恶斗中消耗殆尽,点滴不存。

他闭目凝神,依照玄尘子所授的粗浅导引法门,尝试引动山谷间那远比杂役院乃至矿洞精纯丰沛数倍的天地灵气。丝丝缕缕的清凉气息顺着口鼻、周身毛孔缓缓渗入,如涓涓细流汇入干涸的河道。然而,甫一进入经脉,便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难以收束,更遑论纳入丹田气海,转化为自身灵力。效率之低,令人心焦。

这便是根基受损、功法低劣的恶果。空有宝山,却无开山利斧。

轻微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踏在湿润的苔藓上,几近无声。

熊和共立刻收功,强忍经脉中灵气散逸带来的微眩,欲起身行礼。动作牵动筋骨,痛得他眉峰微蹙。

“勿动。”玄尘子的声音平和响起,人已如流云般飘至他身前三尺之地。依旧是那身洗得白的青灰道袍,宽袖垂落,纤尘不染。他目光落在熊和共新生的手臂上,在那玉质光泽与土黄道韵交汇处略作停留,澄澈的眼眸深处似有星轨推演,明灭不定。

“伤势恢复尚可,根基亦在重塑。”玄尘子微微颔,声音听不出喜怒,“然灵气散而不聚,如沙上筑塔,徒耗光阴。”

熊和共心头一凛,垂道:“弟子愚钝,功法粗浅,有负师尊所赐灵药。”

玄尘子并未苛责,目光转向谷中流淌的溪涧:“水无形,随势而走,散则成雾,聚则成流。气亦如此。”他抬手,随意指向溪流中一块凸起的顽石。溪水撞上石头,顿时水花四溅,白沫翻飞,原本顺畅的水流被搅得支离破碎,四散奔逃,徒劳地冲刷着石壁,许久才能艰难地重新汇合,向下游淌去。

“此石,便是你如今经脉中那些未曾打通的淤塞关隘,更是你功法中缺失的‘河床’。”玄尘子收回手指,看向熊和共,“灵气无主,若不导引归流,强行纳入,便如这撞石之水,空耗气力,反伤己身。”

熊和共凝视着那四溅的水花,联想到自己引气入体时那散乱无章、难以约束的滞涩感,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并非天地灵气稀薄,而是自己体内无“路”,更无“引路之法”!

“求师尊指点迷津!”他抬起头,眼中是灼灼的求知之火。

玄尘子看着他眼中那份源于搏杀磨砺出的、磐石般的沉凝与对力量的纯粹渴望,不再多言。宽大的袍袖无风自动,一卷色泽古旧、非帛非纸的暗青色书册凭空出现在他掌中。书册封皮无字,边缘磨损得光滑,透着一股岁月沉淀的厚重感。甫一出现,周遭的灵气仿佛受到无形牵引,微微波动,形成肉眼难辨的细小漩涡。

“此乃《周天诀》。”玄尘子的声音肃穆了几分,“非惊天动地之秘法,却是青云门炼气筑基之根本,亦是锤炼道体、铸就道基之不二法门。其重根基,求稳进,尤擅梳理经脉,贯通淤塞,化散为聚,引气归元。”

他手腕轻送,那卷古朴的书册便稳稳地悬浮着,飘至熊和共面前。

“翻开。”玄尘子示意。

熊和共强抑心中激动,伸出新生的、尚显脆弱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书册。指尖传来温润如玉、又带着奇异韧性的触感。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翻开第一页。

没有想象中的霞光万道,只有几行古朴苍劲、如同刀劈斧凿的墨色文字,映入眼帘:

“气行任督,周天始通。”

八个大字,力透纸背,带着一股沉凝如山岳、却又流转如江河的磅礴道韵!熊和共的目光一接触到这八个字,心神便不由自主地被攫住!

刹那间,他“看”到的不再是文字!而是一幅无比清晰、无比玄奥的人体经络图景!一条炽热如熔岩的赤红气脉自下腹丹田(气海)起始,沿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一路向下,过会阴,转而上行,沿脊柱正中(督脉)逆冲向上,过尾闾、透夹脊、破玉枕,直贯头顶百会!复又从百会而下,经印堂、过鹊桥(舌抵上腭)、穿重楼(喉部),沉入丹田气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任督二脉,尾相接,如环无端!形成最核心、最根本的——小周天!

那赤红气脉流转的轨迹,炽烈、霸道、带着一种破开一切阻碍、贯通天地之桥的无上威势!每一次循环,都仿佛带动周身无数细微经络随之震颤、共鸣,如同江河带动溪流!

嗡!

熊和共只觉得丹田深处沉寂的龟甲碎片猛地一震!一股厚重苍茫的道韵自涌出,与那脑海中赤红气脉流转的轨迹隐隐呼应!更让他心神剧震的是,这“气行任督”的轨迹,竟与他苦修不辍的《形意真解》桩功——尤其是“三体式”站桩时,那沉腰坐胯、脊椎如龙、气沉丹田、劲贯四梢的核心要诀,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共鸣!

桩功是形,是外练筋骨皮,求的是筋骨齐鸣、力透周身!

而这《周天诀》的“气行任督”,则是内炼一口气,求的是气贯经脉、周天循环!

两者一外一内,一动一静,其核心的“轴心”,竟都落在了那条贯通天地之桥的脊梁大龙之上!

玄尘子仿佛看透了他心中所想,声音适时响起,如同暮鼓晨钟,敲在熊和共心神激荡处:

“人身小天地,脊柱为天柱,丹田为地根。任督二脉,便是连通这天地之根、撑起周身气脉运转的‘大龙’!龙不起,则江河断流,山岳崩摧。龙腾于渊,则百脉俱通,周天始成!”

他目光落在熊和共下意识挺得更直的脊背上。

“你练拳,重筋骨,重力,重脊如弓崩,劲透四梢。可知这脊如大龙腾跃之势,便是气行任督、周天运转之基?”

“形意桩功,看似练力,实则亦是练气。静桩如渊,养气于丹田,沉劲于足底,气沉则神凝。动桩如龙,力于脊,劲起于足,于腿,主宰于腰,行于脊背,贯于肩肘,达于指掌!此劲力流转之路径,与气行任督、周天搬运之理,异曲同工!”

字字珠玑!如同拨云见日!

熊和共只觉脑海中轰然作响!过往练拳时的种种感悟、搏杀时力量爆的路径、此刻《周天诀》那赤红气脉的流转轨迹、龟甲碎片的厚重道韵…无数碎片在玄尘子的话语下,如同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瞬间贯通!

原来如此!难怪他在深潭底、在矿洞中,绝境爆时,力量往往源自脊柱的拧转、丹田的炸裂!那是拳意与气血的本能呼应!是外功与内气的粗浅交融!

“气行任督,周天始通…”熊和共喃喃重复着这八字真言,眼神越来越亮,如同点燃了两团幽深的火焰。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一条将形意拳的筋骨外炼与《周天诀》的气脉内修完美融合的道路!

玄尘子见他已明悟关窍,不再多言,只淡淡道:“《周天诀》后续篇章,详述引气、导引、冲关、凝练之法,更有诸多锤炼道体、打熬筋骨、滋养神魂的辅助法门。你根基受损,又初涉此道,当循序渐进,以‘引气归元’、‘气行任督’为重,不可贪功冒进。每日子午二时,天地阴阳交泰,灵气最为清和,是行功最佳时机。”

“弟子谨记!”熊和共双手恭敬地捧住那悬浮的《周天诀》,感受着书册中蕴含的磅礴道韵与知识,心头沉甸甸的,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

玄尘子微微颔,目光转向谷口方向。那里,外门执事堂的孙管事正佝偻着腰,小心翼翼地探头探脑,脸上堆满了谄媚又惶恐的笑容,额角冷汗涔涔。

“你既入我门墙,虽为记名,亦不可再居杂役之地。”玄尘子声音平淡,“随孙管事去内门‘砺剑谷’,择一处洞府安身。那里灵气虽非绝顶,却也远胜外门,更无闲杂搅扰,便于你静养疗伤,参悟功法。”

砺剑谷!内门弟子居所!

孙管事闻言,腰弯得更低了,连声应道:“是!是!弟子定当为熊…熊师叔安排妥当!”他看向熊和共的目光充满了敬畏,再不敢有丝毫怠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