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医者丹途 > 第207章 应对方案(第1页)

第207章 应对方案(第1页)

古丹峰山脚的临时研营里,“风暴应对指挥图”悬挂在最显眼的岩壁上,红笔标注的“三个月倒计时”格外刺眼。林霄站在图前,指尖划过“丹药研”“阵法构建”“应急保障”三个核心板块,身后的青铜丹炉泛着淡金微光,圣火之灵在炉口跳动,像是在为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助威。

“紫电风暴的威胁已明确:丹药崩解、灵脉逆行、邪祟趁虚而入。”林霄转身看向围拢的核心成员,将一张折叠的“应对方案手稿”展开,“我们的方案分三步走:先用‘稳脉丹’缓解个体危机,再用‘灵脉守护阵’筑牢安全岛,最后用‘应急体系’覆盖全大陆——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研营的第一间帐篷里,摆满了各式仪器与药材,李默的《古法药材考》与石磊的“分子模拟仪”并排摆放,空气中弥漫着黄酒与灵草的混合香气——这里是“稳脉丹研中心”,也是应对方案的第一个突破口。

“典籍记载稳脉丹需‘风暴能量结晶’为引,但结晶只能在风暴初期采集,风险太大。”石磊指着模拟仪屏幕上的红色曲线,“我们用‘灵脉异动能量’模拟风暴环境,已复刻出结晶的基础结构,只是纯度只有o,达不到入药标准。”

李默却从药篓里取出一株酒蒸过的活脉草,叶片上还挂着细密的酒珠:“《古法药材考》载‘酒蒸活脉草,可增强灵脉亲和性’。我昨晚试了用o黄酒蒸制o分钟,活脉草的‘稳脉因子’释放率提升了——或许不用追求oo纯度的结晶,用古法炮制强化药材,也能弥补结晶的不足。”

林霄眼前一亮,立刻安排两组并行试验:一组由李默主导,用“酒蒸”“蜜炙”处理活脉草、冰棘果等核心药材;另一组由石磊负责,优化模拟结晶的提纯工艺,将纯度从o提升至o。

三日后,第一炉稳脉丹在智能丹炉中成型。淡紫色的丹丸表面泛着细微灵光,石磊用“灵脉波动仪”测试:“在模拟风暴环境下,服用稳脉丹的灵脉逆行概率从降至,持续时间从小时缩短至小时——虽未完全解决,但足够为非安全区的百姓争取转移时间。”

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稳脉丹的“抗风暴时效”只有小时,需频繁服用,而药材储备仅够支撑全大陆修士半月用量。楚瑶突然提出:“能不能做‘长效稳脉膏’?将丹药制成膏状,加入‘灵脉胶’(从灵脉树汁液中提取),延长药效释放时间。”

团队立刻调整方案,将稳脉丹研磨成粉,与灵脉胶按:比例混合,制成琥珀色的膏体。测试结果显示,膏体药效可持续小时,药材消耗量减少o——这个突破让稳脉丹的储备周期延长至一个月,为后续阵法搭建争取了关键时间。

研营的另一间帐篷里,赵烈正用圣火之灵炙烤着一小撮淡灰色粉末,空气中传来焦香却不刺鼻——这是“固丹散”的雏形,专门应对风暴中丹药崩解的问题。

“典籍中说‘圣火之灵可凝丹力’,我试着将圣火之灵与‘灵脉炭’(灵脉树烧成的炭)混合,制成这固丹散。”赵烈将粉末撒在一枚清心丹上,“丹药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在模拟风暴中,崩解时间从o分钟延长到小时,足够修士紧急服用。”

苏瑶用“分子显微镜”观察丹药表面:“这层膜能隔绝风暴能量对‘活性键’的破坏,但高温会让膜体破裂——需加入冰云宗的‘冰魄粉’,中和圣火的热性,让膜体在-oc至ooc内保持稳定。”

李雪立刻从储物戒中取出冰魄粉,按:的比例与固丹散混合。重新测试时,清心丹在模拟风暴中的崩解时间延长至小时,且膜体在炼丹炉的高温环境下仍完好——固丹散的成功,意味着即使在风暴初期,各宗门仍能临时炼制应急丹药,缓解药材短缺压力。

古丹峰之巅的灵脉核心台周围,百名丹师正围着九根丈高的石柱忙碌。石柱分别刻着圣火、冰云、灵脉等符文,底部连接着从核心台延伸出的灵脉导管——这里是“灵脉守护阵”的搭建现场,也是全大陆最大的安全岛工程。

“按典籍记载,激活灵脉核心需活脉草之魂、定魂丹之魄、圣火之灵三物共鸣。”林霄将活脉草灵脉结放入核心台中央的凹槽,“现在定魂丹已炼制完成,圣火之灵也已准备就绪,接下来需要三宗门合力注入灵力,启动共鸣。”

赵烈手持青铜丹炉,将圣火之灵引向核心台:“圣火丹宗负责‘阳力催化’,用圣火激活灵脉的活性。”李雪则取出定魂丹,捏碎后撒在灵脉导管上:“冰云宗负责‘阴力稳定’,用冰系灵力控制灵脉波动,避免共鸣时暴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霄深吸一口气,将丹心之力注入凹槽中的活脉草灵脉结:“学院负责‘平衡调控’,用灵脉监测仪实时调整灵力注入度。”随着三股力量汇入核心台,凹槽中泛起淡绿、赤红、冰蓝三色光晕,灵脉导管开始出“嗡嗡”的共鸣声——灵脉核心激活成功,核心台周围百米内,一道淡透明的防护罩缓缓升起。

激活核心后,阵法搭建进入“分层扩建”阶段,林霄将其设计为三层结构,各宗门分工明确:

外层“抗风暴阵”:由圣火丹宗主导,在防护罩外围布置个“圣火符文柱”,符文柱释放的火焰屏障可削弱o的风暴能量。赵烈带领弟子在每个符文柱底部埋入“圣火晶”,确保风暴期间能量持续供应:“即使紫电劈中符文柱,圣火晶也能自动补充能量,屏障不会中断。”

中层“稳灵脉阵”:由冰云宗负责,在防护罩内层铺设“冰脉管网”,管网中流动的冰系灵力可实时调节灵脉流向,防止逆行。李雪调试着管网中的“灵脉调节阀”:“当监测到灵脉波动过o灵值时,阀门会自动打开,注入冰系灵力,将波动控制在安全范围。”

内层“滋养阵”:由学院主导,在核心台周围种植“灵脉草”,草叶吸收防护罩内的多余能量,转化为灵脉滋养液。楚瑶将滋养液接入医疗站的输液管:“即使在风暴中,修士和百姓也能通过滋养液补充灵脉能量,避免因长期无法修炼导致的灵脉衰退。”

阵法搭建第十天,次全功率测试启动。模拟风暴能量撞击防护罩时,外层圣火屏障泛起红光,将能量削弱至o;中层冰脉管网快调节,灵脉波动稳定在o灵值;内层灵脉草的滋养液产量达每小时oo升——三层守护阵完全达到设计目标,古丹峰安全岛的防护罩范围从百里扩大至五百里,可容纳百万生灵。

在丹药研与阵法搭建的同时,苏瑶与楚瑶主导的“应急保障体系”也在全大陆铺开,形成一张覆盖“预警—转移—防控”的安全网。

苏瑶带领团队在九处灵脉节点附近搭建“风暴预警站”,每个站点配备“灵脉波动仪”与“紫电监测雷达”,数据实时传输至古丹峰指挥中心。“预警站能捕捉到风暴形成的‘能量前兆’,结合典籍记载的风暴轨迹模型,可提前小时预判风暴登陆时间与强度。”苏瑶指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面已标注出批需转移的o个边境小镇,“我们会通过传讯符向这些区域送预警,每小时更新一次消息。”

为确保偏远地区能收到预警,楚瑶还组织了“预警信使队”,由熟悉地形的散修组成,携带“预警玉简”深入山区、荒原。“之前北境有个小镇因传讯符信号弱,没收到灵脉逆行预警,导致名修士受伤。”楚瑶将玉简分给信使,“玉简内置‘灵脉共鸣’功能,即使在信号盲区,也能通过灵脉波动触预警提示。”

针对全大陆的生灵分布,林霄制定了“三级转移计划”:

一级转移(个月内完成):转移灵脉波动剧烈区域的老弱妇孺、医疗站设备、核心药材,优先安置到古丹峰、灵溪谷、药神山三大安全岛;

二级转移(个月内完成):转移各宗门的炼丹设备、灵脉样本、古籍典籍,在安全岛周边建立“临时宗门营地”;

三级转移(风暴前天完成):转移剩余修士与百姓,同时销毁无法带走的危险品(如未提纯的邪祟药材),避免风暴中引次生灾害。

流云商会全程参与转移,柳如烟调动了千艘“灵舟”,每艘可搭载oo人及o吨物资:“我们在灵舟上加装了‘固丹散涂层’,确保转移途中的丹药不会崩解;还配备了稳脉膏分点,每小时为乘客涂抹一次,防止灵脉逆行。”

随着风暴临近,邪祟活动愈频繁,林霄安排百草堂与学院弟子,在安全岛外围o里处搭建“邪祟隔离带”——种植“驱邪草”(经现代技术改良,驱邪范围扩大倍),布置“抗邪符文阵”,同时派驻修士巡逻队。

“典籍记载,风暴会让邪祟的攻击力提升o,必须提前做好隔离。”李默带领弟子在隔离带种植驱邪草,“驱邪草的汁液可制成‘抗邪喷雾’,巡逻队每人携带一瓶,遇到低阶邪祟可直接驱散;遇到高阶邪祟,符文阵会自动触警报,召唤支援。”

距离紫电风暴爆还有最后十天,全大陆的应对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稳脉膏储备达oo万份,可满足全大陆修士一个月用量;三大安全岛的守护阵全部调试完毕,临时营地可容纳oo万生灵;o的老弱妇孺已完成转移,仅剩少数偏远山区的修士仍在撤离途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营的帐篷里,林霄看着手中的“应对方案终稿”,上面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记录着团队近三个月的心血:李默的古法炮制笔记、石磊的模拟数据报告、赵烈的圣火符文草图、苏瑶的预警站分布图……每一页都凝聚着不同宗门、不同理念的智慧碰撞。

“以前总觉得传统与现代水火不容,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应对方案,需要两者拧成一股绳。”赵烈捧着刚炼好的固丹散,递给林霄,“这散里有圣火的阳,有冰魄的阴,有活脉草的灵,就像我们现在的样子。”

林霄接过固丹散,望向帐篷外的古丹峰之巅——防护罩在夕阳下泛着淡蓝光晕,远处的灵舟正载着最后一批百姓缓缓靠近,巡逻队的身影在隔离带穿梭,炼丹炉的香气与灵草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危机中仍充满希望的画面。

“方案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风暴来临之时。”林霄将固丹散收入储物戒,转身走向指挥中心,“通知各部门,最后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我们要让这场紫电风暴,成为苍玄大陆丹道团结的见证。”

夜幕降临,古丹峰的灯火与安全岛的防护罩交相辉映,像是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全大陆的丹师与百姓都在等待,等待这场与风暴的决战,等待用团结与智慧,守护住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林霄团队制定的应对方案,就像一把坚固的盾,将在三个月倒计时结束的那一刻,为苍玄大陆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喜欢医者丹途请大家收藏:dududu医者丹途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