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丹道学院的“创新成果展”上,展台前挤满了来自各境的丹师与修士。玻璃展柜里,一枚枚泛着特殊光泽的丹药旁,都摆放着“成分报告”“适用场景”“使用反馈”三份文档——这些都是学生们在林霄指导下,历经数月研的新型丹药,每一款都瞄准了苍玄大陆修士与百姓的真实需求。
“创新不是‘炫技’,是‘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林霄站在展台中央,看着学生们兴奋地向参观者介绍成果,眼中满是欣慰。从炼丹工坊的初步尝试,到如今的成果落地,学生们的创新之路,始终围绕“需求”二字展开。
展台最左侧,阿岩正拿着一枚泛着淡蓝色微光的丹药,向灵脉修复院的医师介绍:“这是‘夜光草安神丹’,专门针对长期炼药、灵脉透支导致的失眠,药效比普通安神丹强o,还不会有晨起昏沉的副作用。”
这款丹药的研,源于一次偶然的现。上月阿岩在药材试验田观察夜光草时,现夜间采摘的夜光草,“安神因子”含量比白天高o,但直接入药会因“光敏成分”导致药效不稳定——白天服用有效,夜间服用反而会刺激灵脉。
“当时我快放弃了,觉得这草‘中看不中用’。”阿岩笑着回忆,“是林院长提醒我,‘光敏成分怕热,那能不能用低温提取?’”他立刻调整方案,用石磊改良的“低温萃取仪”,在c环境下提取夜光草的安神因子,再与灵髓液、安神草按::的比例混合,用oc低温炼制成丹。
可试产时又遇到新问题:低温炼制的丹药硬度不够,容易碎裂。阿岩翻遍《炼丹化学》笔记,想起苏瑶说的“音波固化法”,便在炼丹最后阶段,用hz的低频音波处理丹药,让分子排列更紧密——这次终于成功,丹药不仅硬度达标,还因音波作用,安神因子释放更均匀。
灵脉修复院的医师试用后,反馈极佳:“之前有位丹师连续熬夜炼药,灵脉透支到失眠半个月,吃了这丹药,当晚就睡了安稳觉,第二天炼药时灵脉反应还更灵敏了。”目前,这款丹药已在各宗门的丹房推广,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
寒生的展台前,围满了北境来的修士。他手中的“冰魄抗邪丹”通体冰蓝,透着一股寒气,却能在-oc的低温环境下保持药效,这是传统抗邪丹做不到的——北境冬季寒冷,传统抗邪丹会因低温凝结,药效下降o,修士们常面临“要么受寒,要么受邪”的两难。
“这丹药的关键,是加入了冰棘果的‘抗冻蛋白’。”寒生指着成分报告,“之前炼抗邪丹时,冰棘果总融化稀释药汁,后来我想,‘融化的抗冻蛋白还在,能不能提前提取出来?’”
他用“冷冻干燥法”将冰棘果制成粉末,提取出抗冻蛋白,再与破邪花、阳炎草按::的比例混合。但抗冻蛋白与抗邪因子存在“排斥反应”,丹药冷却后会分层。寒生盯着丹炉的控温面板,突然想起《炼丹化学》里的“梯度升温法”——先在oc让抗冻蛋白稳定,再升温到oc加入抗邪因子,最后降温到-c让两者缓慢融合。
“第一次梯度升温时,温度没控制好,丹药直接冻成了冰块。”寒生笑着展示当时的“失败品”,“后来林院长帮我调整了降温度,从-du时保温o分钟,终于让两种成分完美结合。”
上月北境遭遇小规模邪祟侵袭,修士们服用冰魄抗邪丹后,不仅抗邪效果达标,还能抵御严寒,比往年减少了o的冻伤案例。北境冰云宗的掌门当场签下订单:“今年冬天,全宗的抗邪丹药都从你们学院订!”
小雅小组的展台前,最热闹也最特别——他们的“平民温脉丹”,价格只有之前温脉丹的三分之一,却能满足普通百姓“冬季灵脉保暖”的需求。
“之前研的温脉丹,用了温灵草,成本太高,普通百姓买不起。”小雅指着展柜里的两份配方,“我们查了学院的‘平民药材数据库’,现南境的‘暖阳花’和西境的‘姜草根’,混合后温性效果和温灵草差不多,成本却低o。”
可新问题又来了:姜草根有辛辣味,直接入药会让丹药口感极差,百姓不愿服用。小组里的阿芷提议:“用‘糖衣包裹法’,在丹药外层裹一层灵麦糖衣,既遮味又能缓慢释放药效。”
他们还优化了炼制工艺,将之前的“分阶段加料”改成“同步炼制”——先将暖阳花、姜草根用oc预炼,再加入灵髓液,用hz的中频音波辅助融合,炼制时间从一个时辰缩短到o分钟,进一步降低成本。
“我老家在北境小镇,冬天很多老人会因灵脉受寒腿疼。”小雅拿起一枚平民温脉丹,眼中满是温情,“现在他们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暖脉药,上个月我回去,看到张爷爷吃了药,能下地种菜了,比什么都开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前,平民温脉丹已通过流云商会的渠道,销往苍玄大陆的偏远小镇,订单量远预期。柳如烟笑着对林霄说:“你们学院的学生,不仅会炼药,还懂百姓的难处,这才是最难得的。”
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林霄的启式指导。他从不会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找问题、查资料、试方法”:
阿岩卡壳在夜光草的光敏成分时,林霄没说“用低温提取”,而是问他:“光敏成分的特性是什么?哪些方法能破坏它?”让阿岩自己想到低温方案;
寒生纠结抗冻蛋白与抗邪因子的排斥时,林霄递给他一本《丹药反应热力学》,圈出“梯度温度对分子融合的影响”章节,让他自己钻研梯度升温法;
小雅小组烦恼成本时,林霄带他们去学院的“平民药材库”,让他们自己筛选替代药材,明白“创新不仅要有效,还要普惠”。
“林院长常说,‘丹道的根在苍生,创新的根在需求’。”阿岩在成果分享会上说,“以前我觉得创新是‘炼出别人没见过的丹药’,现在才知道,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能让更多人受益,才是真创新。”
成果展的最后,林霄为每个创新团队颁了“丹道创新奖”,奖品不是珍贵的药材,而是一本“创新日志”,扉页上写着:“创新不是终点,是新问题的——愿你们永远带着‘解决问题’的初心,在丹道的路上走得更远。”
夜色降临,展台上的丹药还在泛着微光,像是无数颗守护苍生的星星。学生们围在林霄身边,兴奋地讨论着下一步的研计划:阿岩想研“儿童安神丹”,寒生打算优化冰魄抗邪丹的抗邪强度,小雅小组则计划推出“平民抗邪丹”,让普通百姓也能抵御邪祟。
林霄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明白:学院的创新成果,不仅是一枚枚丹药,更是一颗颗“守护苍生”的种子。这些种子已在学生们心中生根芽,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些成果,走向苍玄大陆的每一个角落,用丹道的力量,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现代丹道的理念,真正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
而青冥丹道学院,也会继续成为“创新的摇篮”,为苍玄大陆培养更多“懂需求、会创新、有温度”的炼丹师,让丹道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喜欢医者丹途请大家收藏:dududu医者丹途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