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沉闷的鼓点一声接着一声的传遍整个两尧。
原本手头上还有事,没有跟着过来北尧的人家,都不自觉的停下了手里的活。
“他爹,这是咋了?”
新进门的媳妇从偏房里走出来,看向鼓声传来的方向,对着正在院子里劈柴火的当家的问道。
“出大事了……”
爷们转头看了一眼打谷场的方向,随即起身直奔正堂。
屋子里,老爷子已经起炕,在老婆子的搀扶下,正一边穿鞋一边往外走。
“爹,您就别去了,我先去看看啥情况再说。”
看到老头拄拐都哆嗦,当家的开口劝了一句。
“屁话!”
老头理都没理儿子,出门之后拉起院子里正在打木喉(陀螺)的孙子,径直朝外走去。
“娘,你和桂芝待在家里哪也别去。”
当家的转身叮嘱了老娘一声之后,转身撒丫子就朝着门外追去。
……
同样的场景,此刻在两尧每一户人家上演。
别说老头子和一般的青壮了,只要过了六岁的男娃,都被家里大人薅起来往打谷场赶。
俯瞰整个两尧,人群像一道道溪流一样,迅朝着打谷场的方向汇聚而来。
两尧一共五百多户人家,三千多口子人,将往常宽敞的打谷场挤得水泄不通。
“三爷,出啥事了?”
“不知道啊,老二和老七敲的鼓,八成是族里遇到什么大事了。”
“也不对啊,既然是大事,怎么没见老太爷和二老太爷?”
……
众人聚集在打谷场上,年纪大一点的人上了坡,来到祠堂外的空地上。年纪小的就只能往后靠。
大家虽然都来了,可却都是一头雾水。
这鼓可不是乱敲的,一旦鼓响,两尧最起码得出一个老太爷来主持大局。
按照往常,和赵二爷或者赵长田关系好的人,都会凑上前去问问。
但现在这个情况下,大家虽然都在底下窃窃私语,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去找敲鼓的两人询问。
时间过去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人群后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人流自动分开,赵老太爷和二老太爷,带着之前在富贵家忙活的那些爷们都赶了过来。
一路走到祠堂门口,赵老太爷走上台阶,二老太爷落后一个身位,其余人则都在台阶底下。
虽然新社会成立了几十年,很多规矩平时可能都不会摆上台面。
可这个时候的农村就是这样,一旦有大事生,很多规矩还是会不自觉的遵守。
“老二老七,开祠门!”
赵老太爷用拐杖在地上重重一磕,沉声道。
赵二爷和赵长田微微躬身,两人上前之后一左一右,将祠堂紧闭的大门缓缓的推开。
光线不是很足,里面显得有些昏暗。
老太爷带着二老太爷进门,从一侧龛匣里取出清香来,点燃之后恭恭敬敬的请进正堂先人牌位下的香炉当中。
一缕青烟绕梁而过。
“老二,去告诉大家伙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