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杆头这就属于还没开张先下户,只是到了李越山的嘴里,就变成了未雨绸缪。
老杆头撑着乌船往回走,李越山和杨小东也没有闲着,用蒿草刷子将船上的水渍擦拭得干干净净。
等到了停船的水芦边,老头招呼着李越山一起,拎着中华鲟顺着之前的芦苇道走了进去。
转转悠悠好几圈,来到那水窝子跟前,老头先是检查了一下外口的芦苇拦子,这才让李越山将鱼放进水窝子里。
芦苇荡里面聚拢起来的水窝子虽然通水,但大一点的鱼想要出去也不太可能。
“你看看,这北道上有入口的活水,鱼放在里面只要不是入冬结冰,都会活很久……”
老头一边整理水窝子周边的短杆子,一边对着李越山解释道。
虽然这对于李越山这样的山客来说,这手艺不太能用得上,但李越山依旧听得认真。
而老杆子这个做法,实际上和李越山要绕村蓄水是一样的道理。
将中华鲟放在水窝子里,老头和李越山又将四周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番,确定没有什么纰漏之后,这才起身离开。
等到了船上,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老头估摸着是好久没有和人接触过,现在身边突然多了俩小子,倒显得很是精神。
眼瞅着小船上是睡不下,老杆子索性将泥炉子搬到了相对宽敞的船头,然后拿出一个土陶砂锅来。
将砂锅弄热乎,然后弄点山姜过过底子,滴了一些菜籽油进去。
还别说,那香味嗷一下就上来了。
“伢子,后篷下的桌子底下有水囊,帮我拿过来。”老头一边用小火煎着山姜,一边对着杨小东喊道。
小家伙手脚麻利,在船舱里面来回拿东西也方便。
拿过水囊,老头拧开口子就要往砂锅里面倒水。
水库的水,即便是西岭水库这样的活水,周围的人除了饮牲口之外,是不会吃的。
倒也不是说水质不行,而是大家伙心里都多少有些膈应。
毕竟每年或多或少的,都得搭进去几个。
当然,一两个人对于西岭水库来说,就好比十二饮的大锅里面放进去两颗虾皮一样,其实也吊不起个啥味来。
但这玩意想想就膈应,所以即便是老杆头,用的水都是前村山井窝子取来的。
“哎,我瞅着你之前带来的网兜里面有罐头?”
老头一顿,随即扭头看向李越山问道。
“有!”
李越山立刻转身,让杨小东将带来的网兜拎了出来。
其中有两个是黄桃的,一个是雪梨的,李越山将其都拿了出来。
“哎哎,要肉的。”
老头伸长脖子,指着网兜底下的午餐肉说道。
李越山顺手拿出来打开,递给了老杆。
老杆将午餐肉倒出来之后,顺道在船头案板上切成了薄片,然后趁着砂锅里的油热,将这些午餐肉都过了一遍。
都弄好之后,这才将水囊里的山泉水倒了进去。
山姜混合着菜籽油的香味再加上午餐肉的香味,就算是自诩吃过见过的李越山,都忍不住舔了舔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