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量子云平台的布,在全球范围内引的狂热浪潮,还在不断地攀升。
神谕集团,这个原本就已经光芒万丈的名字,在这一刻,更是被推上了神坛。无数的媒体,用上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者”、“新时代的引路人”、“科技界的上帝”等所有最华丽、最夸张的词汇,来形容高斯宇和他的创举。
集团的市值,以及其周边所有概念股的股价,如同脱缰的野马,持续地、疯狂地飙升,创造着现代金融史上前所未见的奇迹。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之下,一股阴冷的、充满了死亡气息的暗流,已经悄然汇聚成型。
一场没有硝烟,却远比真枪实弹的战场更加残酷、更加血腥的战争,正式打响。
纽约,华尔街。
这个掌控着世界经济命脉的金融心脏,最先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寒意。
一股庞大到无法想象的、极其神秘的做空资本,如同幽灵般,突然出现在了全球各大金融市场。
它们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直接去攻击神谕集团这艘体量已经过于庞大的航空母舰。
它们的手段,更加阴险,也更加致命。
它们像一群经验最丰富的、极具耐心的鲨鱼群,开始精准地、有预谋地,围猎神谕集团那庞大的产业生态链上,那些最不起眼,却又最关键的“供血动脉”——那些为未来大学提供特种材料、精密零件和基础服务的、遍布全球的供应商们。
一家位于德国的、专门为未来大学提供某种特种光学涂层的小型高科技公司,其股价,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天之内,毫无理由地暴跌了百分之七十!
紧接着,一篇由一家极具权威性的鹰国财经调查机构布的、长达数十页的“深度调查报告”,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所有主流媒体的头条。
报告中,用详实到令人无法辩驳的“数据”和“内部人士爆料”,言之凿凿地“揭露”了这家德国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造假”和“技术参数虚标”等问题。
恐慌,瞬间蔓延。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同样的事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上演。
从东瀛的特种陶瓷供应商,到瑞士的精密仪器制造商,再到龙国本土的一家负责物流运输的合作伙伴……
只要是与“神谕”和“未来大学”这个名字,沾上一点点紧密关系的公司,都开始遭受到这股神秘做空资本的、毁灭性的打击。而每一次的金融攻击,都必然会伴随着一篇由赫斯特媒体帝国旗下、那些看似客观中立的“权威媒体”,所布的、精准的“黑材料”。
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整个市场,开始对“神谕系”的所有公司,产生了一种巨大的、不信任的情绪。神谕集团那原本坚不可摧的商业神话上,第一次,出现了一道道细微的、但却在不断扩大的裂痕。
这,仅仅是“利维坦”混合战争的第一乐章——金融绞杀。
而第二乐章——舆论抹黑,则以一种更加恶毒、也更加“诛心”的方式,同步上演。
如果说,金融攻击,是想斩断高斯宇的羽翼。
那么,舆论抹黑,就是想直接摧毁他的灵魂。
一时间,全球的网络和媒体上,开始涌现出大量针对高斯宇本人的、看似“有理有据”的“黑料”和“内幕”。
起初,是一些在学术圈子里流传的、对他个人背景的“合理质疑”。
“……我们查阅了所有公开的学术数据库,根本找不到高斯宇先生在成名之前,表过的任何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他的知识体系,仿佛是凭空出现的。这不符合一个科学家的正常成长轨迹。”
紧接着,质疑,开始升级为天马行空的、却又极具煽动性的阴谋论。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的那些越时代的技术,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研的?而是……他通过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方式,与地外文明进行了交易?或者,是盗窃了某个国家,隐藏在冰山之下的、最核心的军事机密?”
最后,阴谋论,演变成了纯粹的、不加掩饰的、人格上的污蔑和攻击。
一篇由某知名娱乐小报“独家爆料”的、配上了几张经过精心处理的模糊照片的“新闻”,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