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里食客皆在看热闹,说不准还有人在戳她脊梁骨,这麽一想,她的心也跟着凉了半截。
陆琼拉住她的手,对着她无声做了个“没事”的嘴型。
“既然翠娘也只是想魏盼回家,”她看一圈四周人,见他们反应平淡,“那就问魏盼是怎麽想的,正好有不少人在场。”
翠娘刚要反驳,便见周围的食客皆点头,想说的话便堵在喉间,有些不甘。
衆人都望向魏盼,连眼前的汤饼冷了也不在乎。
“小娘子,你想跟她回去,还是留在这?”一位妇人忍不住出声。
不过在她看来,留在这才是最好的选择,能学一门手艺,也能挣钱,若是回家去,指不定要遭什麽罪。
在场的有不少食客皆是她这种心态,可选择权还是在魏盼手中,而她也迟迟不能抉择。
翠娘见魏盼选不出,便抹了抹眼,拼命挤出几滴泪水:“盼儿啊,这个家不能没你……”
魏盼哪里见过她哭,心一下就慌乱了,同时也见到身後的魏荣,脸上有些不怀好意。
竈房里的杨姐儿也急,方才食客要的冷淘还没做好,也不怎的,这面怎麽揉都不得劲,还要安慰同样皱眉的陆萱。
“盼姐儿定会留下的……”
可也知道这事难说,毕竟任谁看到爹娘哭,还能狠下心来的。
一不留神,竈口的火也灭了,她又着急忙慌地到後巷搬柴。
那边魏盼还未做决定,倒先问翠娘一句:“这几日家里可有人喂鸡,挑水,浇菜?”
陆琼也忍不住失落,可也不好阻止。
翠娘以为她选了自己,立即喜上眉梢,脸上还挂着泪,一时可笑极了,也诉起苦来。
“你不在我们家真是一团糟。魏荣也不会做事,连水都不会烧,更不用说做饭。我跟你爹在外头忙完回来,还得烧水做饭……”
她沉寂在喜悦里,还在为争过陆琼她们而得意,便也没见到四周食客对她的鄙夷。
尤其是见到魏荣满脸富态,身上的肉挤成一团,而对面的魏盼却个子矮小,单薄得很,谁见了都心疼。
陆琼也眉头拧紧,若是叫魏盼跟翠娘回去,她心里定会不安:“你可做好决定了?”
杨姐儿跟陆萱也紧紧盯着魏盼,眼里的担忧都要溢出来,魏盼心下一笑,点点头。
见她要开口,店里的嘈杂便顿时安静下来。
翠娘一脸得意,就等着她回话。
“我要留下来!”
这些年,魏盼对他们一直怀有希望,幼时总觉得她再做得好一些,爹娘就会对她好些。
但魏荣就能轻松得到她费尽力气却无法得到的。她以为是爹娘不喜欢勤快的孩子,可她刚想睡个午觉,便会被娘拉起来给地松土。
慢慢的,她也学会“机灵”点,把粮食藏起来吃,没事就往外跑,这样就能少干点活。
现在总算能暂时摆脱了。想清後,魏盼顿时觉得一身轻”。
翠娘却仍骂着,嘴里吐着“白眼狼”丶“孽障”等字眼。
最後还是好心的食客帮忙把人拉走,魏荣也觉得丢人,便也拉着人离开。
在魏盼选择留下後,陆琼才算松口气,终于能笑出来。
陆萱也赶忙跑过来,可怜巴巴的,她可真怕魏盼回去:“你要是走了,就没人在晚上陪我聊天了。”
魏盼噗嗤笑出来,哪里会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
而陆琼却拍了下她肩膀:“我可算是知道,为何你们眼下的乌青这般重了!”
不久,店里切菜声丶水沸声丶交谈声也渐起,陆记也总算恢复往日的气氛。
*
清明前便是寒食节。这日要禁火,汴京人都在提前准备冷食,像是麦粥丶枣糕一类的吃食,还有青团也一并做了。
糯米粉倒入艾草汁,便顺势和成面团,揉到三不沾的时候,便能包馅料。
杨姐儿舀一勺芝麻碎到面皮里:“我以前还尝过肉馅的清明团子,不过现在都是豆沙馅的。”
陆萱猛地擡头,不可置信:“这也太怪了……”
“这世上奇怪的事多了去。”杨姐儿小声说完便继续包团子。
青团刚出炉,便有食客点了一份,嘴里塞着软糯的青团,含糊不清:“真香……不过何时才能吃上酥山,这天什麽时候热起来?”
同行的食客忍不住笑:“往年天热的时候,你不还吃着冰酪惦记秋天的炒栗子……”
二位食客的争论,陆琼听得不真切,毕竟她忙得晕头转向。
明日清明要回去祭祖,加上杨姐儿也没空,这几日只能关铺子,是以还有许多事要打理。